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緩兵之計 (第1/3頁)
“但燕王……“顧清萍故意停頓,待眾人目光聚焦,“需往金陵為質。“
朱棣突然暴起:“本王乃皇室血脈,豈能為質!“
“皇叔。“顧清萍忽然轉身對朱瀚道,“竹德修身,當以雷霆手段。“
朱瀚聞言,突然抽出佩劍。劍光如銀龍般掠過殿前,削斷朱棣髮髻上的玉帶。
朱棣臉色鐵青,額間青筋暴起,卻終究不敢再言。
顧清萍望著朱瀚,眼中閃過一絲感激。這位靖王爺,總是在關鍵時刻,以雷霆手段穩住大局。
她輕移蓮步,走至朱棣面前,微微欠身:“燕王殿下,臣媳願往漠北,與瓦剌和談。若殿下能誠心悔過,臣媳定當盡力,為殿下求得一線生機。”
朱棣望著顧清萍,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這位太子妃,不僅聰慧過人,更有著超乎常人的膽識與氣度。他低下頭,聲音低沉:“多謝太子妃。”
朱元璋望著階下的眾人,心中五味雜陳。他長嘆一聲,揮手道:“罷了,便依太子妃所言。朱棣,你便前往金陵為質,若再有異心,朕定不輕饒。”
朱棣跪拜在地,聲音顫抖:“兒臣遵旨。”
顧清萍轉身望向朱標,眼中滿是柔情:“殿下,臣媳這便前往漠北,定不負殿下所託。”
朱標上前一步,緊緊握住她的手:“清萍,你定要小心。若事有不順,便速速歸來。”
顧清萍微微一笑,點頭應允。她轉身對朱瀚道:“皇叔,此行還需勞煩皇叔護送。”
朱瀚拱手道:“太子妃放心,臣定當護太子妃周全。”
朱元璋望著顧清萍,眼中滿是讚賞:“太子妃此行,關乎我大明安危,務必小心謹慎。”
顧清萍俯身行禮:“臣媳遵旨。”
次日清晨,金陵城外,一支精幹的隊伍整裝待發。顧清萍身著華麗的太子妃服飾,頭戴九翟冠,眉間硃砂痣在晨光中泛著柔光。
她望著遠處的漠北方向,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
朱瀚身披玄甲,腰間佩劍閃著寒光。他走到顧清萍面前,拱手道:“太子妃,此行路途遙遠,務必保重。”
顧清萍微微一笑,點頭應允:“皇叔放心,臣媳自有分寸。”
朱標走上前來,緊緊握住顧清萍的手:“清萍,你一定要小心。若事有不順,便速速歸來。我在金陵等你。”
顧清萍望著朱標眼中的深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緊緊回握住他的手:“殿下放心,臣媳定會平安歸來。”
顧清萍坐在華麗的馬車中,望著窗外漸行漸遠的金陵城,心中既有不捨也有堅定。
一路上,顧清萍與朱瀚並肩而行。朱瀚雖然話不多,但總能在關鍵時刻給與顧清萍最堅實的支援。
他常常在夜晚,獨自守在營地外,警惕著四周的一切動靜。
顧清萍望著朱瀚那孤獨而堅定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
她輕聲問道:“皇叔,你為何總是如此沉默寡言?”
朱瀚轉過身來,望著顧清萍那清澈的眼眸,微微一笑:“太子妃,臣自幼便在塞北長大,習慣了孤獨與沉默。在戰場上,沉默往往比言語更有力量。”
隊伍終於抵達了漠北。顧清萍望著那廣袤無垠的草原,心中既有震撼也有敬畏。
巴圖爾早已在營地外等候多時。他望著顧清萍那華麗的服飾與高貴的氣質,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但當他看到朱瀚那冷峻的面容與腰間的佩劍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
顧清萍走下馬車,對巴圖爾微微欠身:“三王子,臣媳顧氏,特來與瓦剌和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