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風煙籠西北 烽火卷神州 第七十九章 中原太平起風煙 (第5/7頁)

加入書籤

“回閣老,小奴八歲入宮,如今年值十八,伺候聖後有十個年頭了”,小奴低著頭,恭敬道。

“嗯,昔日的小丫鬟,如今可是個大閨女了”,朱遺笑道,“這也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

小奴的臉刷的一下通紅。

“閣老莫要取笑小奴,入了宮,小奴便就是聖後的人。”

朱遺微微一笑,不再出聲,眸子隱含光華。這名叫小奴的宮女見朱遺不出聲,便退到了一旁。

一旁的蔡園開口笑道,“閣老,想必是想念故人了吧。”

朱遺笑道,“公公又何嘗不是呢?”

王暄遠聽得一頭霧水,想半天也不明白。但王暄遠也明白這內中的道理,有些事情還是知道得少一些好。

三人在門外等了一刻鐘時間。

到了亥時,小奴先是被喚了進去,而後便出來請三人進宮。

紫懿宮內的裝飾富麗堂皇。西域靈藏進貢的雕花鎏金圓頂吊燈發出柔和的光,雲滇產出的金絲楠木製成木框,再架以錦官城最上乘的一批蜀繡,把前殿與後殿隔開。

前殿正中央的主座之上,一個婦人身著彩繡飄虹冰蠶絲織大襖,頭戴千碧,飛鳳金步搖,又插有淡紫蝴蝶簪。

婦人手中捧著七彩琉璃盞,盞中盛著一道名點“春燕拋蛋”。婦人將琉璃盞送到嘴邊,朱唇輕啟,微微抿了一口,而後抬起頭看向臺下三人。

“蔡公公,時候不早了。你先下去吧”,婦人聲音清脆平淡,但內裡卻有一種不容抗拒的魔力。

“諾”,蔡園低下身子,而後出了宮門。

蔡府在鼎玄城的西邊。這座府邸古色古香本來是齊文王宋聞的府邸,而昔日宋文造反被平定之後,那位婦人便把府邸賞賜給了蔡園。

蔡園平日裡不去蔡府上住,只僱了三五幫工打理府邸中的門面和後院的菜田。今日蔡園要回一趟蔡府,因為他那遠遊歸來的便宜女兒明早就到太平城了。

紫懿宮中,婦人看著堂下一文一武,沉吟片刻。

朱遺和王暄遠在堂下直立著。

婦人眼簾低垂,開口問道,“暄遠,北都戰事如何?”

王暄遠上前一步,拱手向前一拜,“聖後,大滄國右路大軍主要以精騎為主,不善攻城。末將北下之際,赤虎衛敗大滄梟豹騎三千餘眾,夠讓那孤獨雄肉疼一陣子了。”

“好”,婦人朗聲讚道。

她緩緩起身,將手中琉璃盞遞給了恭候在一旁的小奴。

婦人輕移蓮步,來到王暄遠面前。

“大玄有王將軍這等良將,真是社稷之幸,天下之幸,萬民之幸”,婦人吩咐小奴道,“去將那件東西取來。”

“諾”,小奴從後殿之中,取出了一方錦檀木盒。

婦人將盒中物件取出,將其放置在掌心之中。

王暄遠、朱遺看到這物件兒的時候,禁不住心頭一震。

這物件兒以青銅鑄成,形狀似虎,表面陳舊,有一種滄桑之感。

“此物自古夏泰山皇始,經大周、大季、大寺三代,有些陳舊了”,婦人看著手中的青銅虎符,“本宮決計差”

朱遺微微一愣,拱手說道,“虎符雖舊,可代天地。”

“懷芳啊”,婦人聲音柔和,“辭舊迎新乃是天地之常理,故而本宮著天工院掌院鞠悲監製一枚新符,就由你為此符取個名字吧。”

朱遺微微低頭,彷彿在思索什麼,而後又抬頭說道,“聖後,微臣看來,取“奉安”二次最為妥帖。”

婦人聽了,微微一笑。

“懷芳,這“奉安”二字有何深意?”

朱遺在治文一道頗有研究,曾編纂《九州懷芳考》。因而懷芳變成了朱遺的別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