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 (第2/2頁)

加入書籤

“其實學生並不是不知道這樣的後果,只是總要有人站出來的,不能大家都繼續裝睡了。至於付出的代價,不論做什麼,總是需要付出的,不是嗎?”蘇問道誠懇地說道。

楚玉淵點頭,“你這話,我甚是贊同,但要是換了個位子,我不見得能做到!”

“能這樣說,兄臺便已經不是泛泛之輩。”蘇問道嘆息一聲,“可是寒門學子的路,實在太艱難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楚玉淵感慨一聲,眼中泛起滄桑之色。

這是他發自肺腑的感慨,瞬間便引起了蘇問道的共鳴。

呆呆地看了看楚玉淵一會兒,淚水竟然不受控制地流了出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楚兄,謝謝你!”

蘇問道是真性情中人,楚玉淵一時間卻不知道如何安慰了。

周青海卻是在咀嚼楚玉淵的那兩句詩,眼睛越來越明亮,他看著楚玉淵,問道:“這是你的詩?”

楚玉淵聞言,這才反應過來,一句引用共鳴,恐怕又要掀起不小的風波了。

雖然,他以自己抄詩為恥。

但是,還是抄吧,畢竟自己穿越來的,不用白不用啊。

“這不是我的詩,是一位詩聖老前輩的詩!”楚玉淵想了一會,還是不能恬不知恥地說那是自己寫的。

“詩聖?老夫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周青海說道。

楚玉淵心想,要是你聽說過,咱們就是老鄉了。

整理一下思緒,當即說道:“這位詩聖老前輩,和我們不是一方世界的人,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嗯,這些都是我在一些典籍上看過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天下典籍,浩如煙海,周青海是當世大儒,他也不敢說儒家的每一本典籍他都看過。

更不要說,諸子百家,還有各自不傳的典籍。

是以楚玉淵這話,周青海是相信的。

“這詩就只有這兩句嗎?”周青海又問。

楚玉淵道:“此詩乃是歌行,篇幅很長,當時的詩聖老前輩處於落魄時期,正好當夜他的茅屋被秋風破壞了,便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全詩是這樣的:”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

將整首詩唸完,蘇問道和周青海一時間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過去好一會,周青海才回過神來,當即眼中泛起慚愧之色,道:“這位詩聖老前輩縱然身無分文,生活窘迫,卻還在想著天下的寒士,與之相比,老夫實在當不得大儒這兩個字啊!”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蘇問道輕聲唸叨,當即他眼中光芒明滅不定,身上透著一股難以形容的氣息,“楚兄,謝謝你的點撥,我蘇問道這一輩子,就要為天下寒士做些事情!”

楚玉淵只是點了點頭,當即與蘇問道和周青海繼續品茶,在周青海這裡,關於朝堂的認識,楚玉淵又有了更一步的瞭解。

他是穿越而來,前世對古代的制度等等非常瞭解不假,但對這方世界,只有原主人的記憶,以及自己看過的一些書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