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帶動全行業的決定 (第3/5頁)
BYD和CATL本就是工廠。
大量的員工,做的都是一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枯燥工作。
若是以市面待遇來說,這些員工的工資水平很低,只能依靠著加班費來提高工資水平,最後到手五六千左右。
這還是建立在每月全勤,只休四天的前提下,獲得合格評價才有的。
不過,和銀河科技合作之後,王東來就強制要求他們進行了更改。
提高最低薪資,增加福利保障,加班工時也進行了限制。
這部分的額外支出,銀河科技承擔了大半。
與之對應的,便是銀河科技的高標準質量要求。
總得來說,銀河科技並沒有虧,用一點小錢獲得了高質量的產品。
而BYD和CATL也沒有虧,雖然給員工讓利了,但是銀河科技提高了利潤率,總之到手的還是有的賺。
至於員工,就更沒有虧了。
工資高了,休息時間多了,福利保障也更好了,唯一不爽的就是高標準的質量要求,需要他們更加認真地去工作。
這一系列的事情,看似很簡單。
實際上,真的做成卻無比困難。
因為,太多求上來合作的企業和單位,既不理解銀河科技為什麼這麼做,也不願意做出這樣的改變。
他們的產業眾多,要是提高了這部分的員工的待遇,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更有這樣的做法和他們長久以來的觀念相沖突的原因存在。
然而,在這方面,王東來卻是無比的堅定。
沒有半點可商議的空間。
眼看到王東來如此堅定,眾人為了合作,也只能選擇了接受。
如此,就已經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
這一個月裡。
和國內各大廠商進行合作磋商。
和各地官方見面,商議合作事宜。
以及各地國資委和國家基金投資入股的事情。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銀河科技已經不可能再這麼遊離在控制之外了。
國資入股,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沒有尋求什麼管理權,也沒有爭取最大股份,只是要了董事位而已,這個條件已經相當豐厚了。
而帶來的好處,則是無比巨大。
天價資金,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像是一座佔地面積數萬平方米的輻射光源光刻工廠,它的耗電量堪比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的1%。
可想而知,輻射光源光刻工廠對電力的要求有多大。
如果沒有上級單位的強力支援,電力供應就是一個巨大難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