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2章 篇六:民國往事·往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92章 篇六:民國往事·往事

山體裂開一道縫, 縫中隱約有光,不等人進去,縫隙又消失了。四周牆壁上的文字也不再顯形。

“看起來, 你也不行。”何歡出現得悄無聲息, 她面上全是惋惜,手上還拿著姜泠的玉玦, “還給你。”

玉玦的主人接過它, 反複看著, 不解。

“還剩下一角殘缺, 我也不知道怎麼修複。”何歡好像明白師兄的徒弟想要問什麼,看著幾個年輕人同樣的同情,她笑得很溫柔, “我可以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你們,但是非曲直,交由你們自己判斷。”

幾個人不約而同點點頭, 像極了小時候圍在老師跟前聽故事的幼兒園小孩。

“你們知道, 骨醫是怎麼來的嗎?”

“我知道!”衛斯誠高高乍起手, “骨醫代志裡面說, 骨醫最早出現在東漢末期。那時候他們還不管陰間的事兒, 專替活人接骨治病。那時候天下大亂, 戰爭中傷筋動骨的最常見,骨醫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對也不對。”何歡搖搖頭,看向洪鐘, “你呢?你知道嗎?”

“我聽到的版本是起源於魏晉南北朝, 說骨醫嘛, 都是能通靈的人。”說書人搜腸刮肚,對骨醫的起源也就想起這麼一句。

“你們聽說過陰陽眼嗎?”

何歡又問, 眾人一同點了點頭。

“在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裡,天生陰陽眼的人能見到鬼神,能通陰陽,異於常人。有的地方認為陰陽眼不詳,看到的都是黃泉陰間事,克人克己;也有地方認為陰陽眼是半神,能通曉常人不能知曉的事情。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陰陽眼,不過身懷最本源的、上古人類的基因罷了。”

“那我們?不算上古人類的子孫後代?”衛斯誠撓撓頭,他只知道今天的人都是智人,反正不是什麼尼安德特人。

“不是。至少在傳說中不是。”何歡繼續講,“在最古老的傳說中,上古人類和天神的壽命一樣長。彭祖並非虛構,‘與天齊壽’這個詞也不僅僅是人的願景,在最古老的時代,人類的壽命與江河天地一樣長。”

“那個時候,江河彙集之處的入海口就是天地相接的地方。傳說從那裡行船,人將航行至天宮,能看到鬼神,也不畏懼死亡。”

“逝者與生者固然是兩個世界,可生者仍然能看得到逝者,只是每個世界需要遵守的法則不同而已。天火能通陰陽,人們就用天火把陽間的東西燒過去,這樣陰間的人就能收到了。現在流傳下來的燒紙燒物也不全是迷信,只是因為燒東西的火不再是天火,所以一般的活人看不到逝者。”

“神之所以為神,是因為他們能創造出人不能創造的東西。人對天神有敬仰,多半是因為有願所求。人求風調雨順,天神就視香火誠心滿足人的願望;人求來年豐收,天神就酌情降下幾場甘霖。”

“但人類不滿足於此。當人類開始學會使用和製造工具時,神力變成了掣肘。有時候人覺得自己已經足夠虔誠了,神卻覺得人心誠不足,於是天災連年,民怨沸騰。等到神的怒氣消了,再施捨幾年平和,讓人既不能不敬,又不敢不畏。”

“這不就是打一耳光再給個甜棗嘛!這怎麼配叫神?”之胖代入一下,已經覺得生氣了。

“對,那些上古時代的人類中也有人這樣想。神一怒,天災降臨,不少人的親朋好友都殞命在天災中,即便後面的年份好又怎麼樣?死去的人無法複活,已經付出的代價也無可挽回。”

“不僅如此,當人能夠用自己創造的東西來改變生活的時候,對神的信仰就會少一些。人神本一體,神以信仰為基,如果沒了人類的信仰,那麼神也將不複存在。”

“他們能造工具,能利用工具抵抗天災,雖然這些努力在當時看上去只是蚍蜉撼樹,卻也足夠激起人類的反叛之心了。人類是有智慧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骨子裡有敢於反抗的勇氣。既然天不遂人願,那就要向天討個公道。於是有了人與神的戰爭。

“不周山倒,天柱塌,天火滅。天河的水傾瀉而下,整個世界好像都岌岌可危。這個時候,人和神都需要停戰。神還想得到人的信仰,因為沒有信仰,神就會死;而人的力量還是比神弱小一點,他們需要休養生息,需要建立新的秩序。”

“幾經談判,人和神達成一致。神不再幹預人類的事情,也不再因自己的好惡降下天災。但代價是人類的壽命被削減至不足一百年,且永遠找不到登上天宮的路。”

“這怎麼看都是我們人吃虧。”老鄭銳評,“要我說,這樣的神信了也沒用。非但不會庇佑你,還要拿自己的能力威脅你。”

何歡笑了笑,繼續道,“可並非所有人都受到了這樣的懲罰,總有一些漏網之魚,體內還留存著這些上古人類身上的基因。他們有的人壽命極長,有的人能通陰陽。”

“當然,神對此並非全然不知,他們也會想辦法斷絕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一般情況下,長壽之人的子孫後代壽命就沒有那麼長;而能通陰陽者則往往早逝。民間有個說法,說那些算命很準的先生往往去得也早,這是因為他們‘洩漏了天機’。”

“其實不然,這些人早逝,是神對‘漏網之魚’們變相的懲罰。我們的老祖宗講中庸、講陰陽調和,一切點到為止就最好。不要有超乎常人的敏銳,也不要有異於常人的能力就最好,否則就像所謂的‘慧極必傷’一樣,額外得到的東西也會付出額外的代價。”

“在這些保留了上古基因的後代中,骨醫就是其中一類。這些人壽命極長,能通陰陽,他們能為死人尋骨還願,也能為活人了卻遺憾。但成為骨醫的代價是,天生不幸,一生漂泊,克人克己。”

“據說,骨醫這樣的角色是神在人間安插的新眼線。一方面,骨醫到底是人,他們也希望親人朋友不受自己影響,所以需要靠行善積德來積累功德,以換取懲罰變輕;另一方面,每當他們安葬一具亡骨,了卻一樁陽間心願,神就會多得一分信仰和香火。如此一來,骨醫這個行當世世代代遵守的規則就是,只能行善,不可心生惡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