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黑騎 (第2/3頁)
只見,遼闊的平原北端,僅在數息之內,便閃出了大片濃密的黑色雲團,再定睛一瞧,那些雲團,竟是一大批連綿不絕的黑甲鐵騎;他們人人身著黑衣黑甲,面覆黑鐵面具,腰佩“靖北刀”,手執丈八鐵槍,槍尖泛著懾人的厲芒,烏纓飄蕩,宛若一片裹挾雷暴的烏雲,個個身上散發著咄咄逼人的殺氣,令人不寒而慄;而他們座下的那上萬匹雄駿戰馬,似乎也如震動的大地一般,受到了某種力量的驅使,反襯出微弱的光芒,散發著黝黑的膚色,頓時便從一片混亂中驚醒過來,舒展著它們身體上強健的肌肉,奮然揚起四蹄,猛烈加速,意態昂然地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茫茫曠野,大舉衝了過去!
黑騎!
靖北軍的鐵騎,本身就極為強大,除卻鐵浮屠、白馬義從、虎豹騎,以及三千營、五軍營這樣的衝陣驍騎以外,便當屬這支北大營的黑騎……最為剽悍,甚至可以說,不滿五萬的黑騎主力,乃是靖北鐵騎精銳中的精銳,這是蕭長陵賴以起家的部隊,在這位梟雄的精心挑選和訓練之下,黑騎單兵戰力之高,著實令人瞠目結舌。
尤其是在柔然蠻子引以為傲的千里奔襲和長途追殺上,黑騎的將士,更是擁有整個天下最為顯赫的戰史:
憶當年,太宗皇帝西征,大軍遇襲,受困於窮山惡水之中,時年十五歲的秦國公蕭長陵聞訊,親率六百黑騎馳援,六日之內,於戰場之上突進千里,斬首萬餘,生生救出了當時瀕臨絕境的太宗皇帝。經此一役,黑騎名揚天下,蕭長陵也因救駕有功,於戰後受封“任城郡王”。
數年之後,蕭長陵親率黑騎,深入柔然境內,生擒柔然王庭一代軍神慕容天寶,在柔然軍方根本來不及反應之前,如閃電般地撤回大周境內,一進一出,跋山涉水歷數千里,竟無一人折損。
黑騎所過,風馳電掣。
天下誰人不識黑騎!
高雍即使再怎麼遲鈍,也認得出來,眼前的這股黑色鐵流……正是秦王麾下的黑騎大軍,而他們此刻的距離,則是越逼越近,越逼越近。
一千騎。
兩千騎。
三千騎。……
整整一萬黑騎。
身為禁軍大統領,高雍深知,這支近在咫尺的黑色騎兵,究竟是一支怎樣恐怖的軍隊!如今,黑騎大舉奔襲,莫非……那位秦王殿下,是要在大庭廣眾之下發動攻勢,刺王殺駕?要知道,一萬黑騎凌厲衝陣,自己手下的那三千御林軍,豈不是瞬息便會淪為黑騎將士的刀下亡魂嗎?
“防禦!”
伴隨著高雍的一聲怒喝,三千餘名金甲繡鞘的皇家御林軍,齊刷刷地抽刀出鞘,一時間刀芒大盛;卻見,三千御林軍,率先執刀向前,快步如飛,緊緊貼著地面,直奔黑騎鋒線而來,輔以密集陣型凝聚成勢,擋在那輛明黃御駕身前,用以對抗來自黑騎主力狂風驟雨的衝殺。
忽然,一陣勁風襲來,一面高聳的銀色袞龍金邊大纛,赫然飄揚於萬軍叢中,大旗經風一吹,旗幟獵獵振動,而鐫刻在上面的那枚“蕭”字徽記,也在這一刻顯得尤為清晰,筆力遒勁,大氣磅礴。
這面大旗,便是標誌著靖北大軍所徵必克,戰無不勝的象徵與支柱,亦是承載著秦王蕭長陵撻伐天下,馬踏群雄之赫赫戰績的一面不倒軍旗。
——“蕭”字王旗!
王旗迎風招展。
旗下的男子,身姿俊秀,面容沉靜,一身戎裝,倚風策馬,身後大氅緊貼雙肩,憑風力捲動;遠遠望去,馬上那位勝似少年將軍的男子,他的風姿是那般飄逸,身形是那般高頎,五官是那般堅毅,雙瞳又是那般凌厲,馬蹄揚起的煙塵,騰於半空之中,風沙撲面而來,卻依舊無法掩飾住他冰冷甲冑下的那副傲岸的身軀。
一代梟雄躍馬如風!
此時此刻,上萬匹黑色的駿馬,在各自主人嫻熟的控制之下,正在奮蹄狂奔,蹄生煙塵,如一縷兩縷萬縷輕煙,向東而行,向著沉淪的夕陽進發;餘暉傾瀉於北方蒼茫的原野,靖北之王意氣風發,策馬揚鞭,而在他的身後,胡錕,桓欷,沐英,龍西風,韓如江……諸將相隨。
嘣!
但聞霹靂一聲弦響。
一支長長的羽箭,已如流星一般飛出,箭梢發出嘯鳴,尖銳而又刺耳,彷彿欲將暮色撕裂。
這一聲清越的弦響,來得出其不意,在場的御林們,皆是嚇了一大跳,順著箭去的方向……放眼望去,不由得一片驚呼,只見,此箭已經直挺挺地插在了御前百步開外的平地之上!
蕭長陵緩緩摁下鐵弓。
雖說現在是郊迎期間,在場的每一名御林軍,都攜帶著兵器,但這畢竟是在御前,不打招呼就放這麼一箭,干係還是不小的。換了別人是斷然不敢這麼做的,因此眾人都是驚愕地抬頭望去,待到看清楚了放這一箭的是秦王殿下,倒也不覺得詫異了,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這種事也就是此人幹得出來,畢竟是先帝最疼愛的皇子,國朝不世出的統帥,狷狂不介,飛揚跋扈,反正聖上也不會責怪於他。
御前放箭,蕭長陵不可能真的這般有恃無恐,然而這一次,他確實是故意利用了自己特殊的霸主地位。放這一箭,他有兩層用意:第一,警告皇帝陛下,不要在我面前擺帝王的架子!第二,警告那些跟在皇帝身邊的鷹犬,少跟我耍花招!孤已經注意到你們了!這次射的是地面,下次指不定是什麼了!
颼颼颼!
數以千計的箭矢齊射,宛若青天翻湧的海浪,似有雷霆萬鈞之勢,劃破了沉寂的天空;下一刻,數不盡的箭羽……仿如星河傾瀉,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地紮在蕭長陵方才那一箭所射的御前百步。
御林軍的陣形,微微有些鬆動。
黑騎距離御前……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