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十九章有所為

加入書籤

正月初一是元旦,朝庭舉行正旦大朝,文武百官要齊聚德陽殿,向天子朝賀。盧植、劉懷都要參加朝會,而王越身為虎賁要在殿外侍立,顧明一大早便拉了劉宇前往農莊。

顧明騎在白馬之上,看到大青馬跑得輕快,笑道:“前去羌胡販馬,我一定要找一匹比大青還要好的馬回來。”大青揚頭嘶鳴了一聲,似乎不滿意顧明說還有比它更好的馬。

路上車馬不斷,大姑娘小媳婦打扮得花枝招展,老人小孩都換上新衣,人人臉上帶著過年的喜慶。

劉宇隨口問了問這段時間農莊的情況,得知莊上又添了七八十人,輕俠多了二十來個。說到難民,顧明的心情低落下來,嘆道:“天下不太平,逃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莊上收攏不過來。我按照你說的儘量收攏些工匠,這些人還是難得,眼下莊上只有三個泥瓦匠,一個木匠,還有一個鐵匠。”

“慢慢來,不急”,劉宇道:“那些年輕力壯的尋活容易,多收些小兒老人吧,這些人沒辦法養活自己,能救下來就儘量多救幾個。”

有馬速度快了大半,小半個時辰便來到農莊。莊門前聚著一群鳥兒,看到馬來轟的一下飛散。馬經過莊門口時,劉宇注意到地上灑著些粟飯,洛陽城內尚有乞丐,農莊上便將剩飯倒掉嗎?

顧明看到劉宇皺眉,笑道:“小宇,你怎麼忘記了,這是‘留宿歲飯’。”

劉宇恍然醒悟,漢代有個風俗,除夕夜的年夜飯不能吃光,要留一點剩飯散在街上,取辭舊迎新的彩頭。

即便是大年初一,望樓上仍有人在戍守,看到人來揮舞著旗幟示意,立時從屋中走出一夥夥人來,人人臉上洋溢著熱忱的笑容。

劉宇和顧明跳下馬,小孩子繞著大馬奔跑歡笑,眾人相互拱手拜年,兩人在大夥的簇擁下步入正屋。屋內收拾得乾乾淨淨,窗上貼著紅色的窗花,案几上擺放著一束梅花,紅梅正豔。

“大夥過年的東西準備的可齊全?”劉宇端著碗溫湯暖手,道。

魯飛笑道:“年前顧兄弟買了許多糧食,殺了四頭豬,宰了六頭羊,還有幾條狗,白哥帶人撈了許多魚,加上平日我們在山裡打的野味,家家戶戶都分了肉,大夥過了個肥年,都念著主公的好,要給主公拜年呢。”

顧明笑道:“莊主下午還要趕去拜年,大夥趕緊把酒菜擺上,咱們先過個團圓年。”

吃年飯是聯絡感情的好機會,劉宇與白利、魯飛這些親信舉杯暢飲,莊上自釀的酒水度數很低,劉宇也能喝上兩三斤。不斷有人進屋向劉宇敬酒表示感激,劉宇一一微笑還禮,舉杯淺嘗示意。

劉宇想起漢代正月初一有以椒柏酒祭祖、向長者祝壽拜賀的風俗,問顧明道:“莊上可有椒柏酒?”

顧明一頭霧水,旁邊的魯飛笑道:“我家裡倒有一罈,公子喜歡我就去拿來。”

劉宇笑道:“椒柏酒為長者壽,莊上有不少長者,劉某身為莊主,理應向他們祝壽。”

說著,劉宇站起身來,道:“我記得魯大哥的父母皆在,索性便先向魯大哥的父母祝壽吧。”

魯飛眼眶一潤,直起身跪坐席上,哽聲道:“主公恩德,魯飛粉身難報。”

劉宇扶起魯飛,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劉宇理應前去拜望。”

大半個時辰,劉宇帶著顧明等人把莊上三十多個五十歲以上的老者全部看望了一遍,敬椒柏酒祝壽,讓他們安心在莊上養老。不少人暗自抹淚,這樣仁義的主家哪裡去找。

教書先生塗忠嘆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莊主寬厚仁義,敬老憐貧,撫孤養幼,年雖少德卻高,塗某感佩莫名。”

劉宇很滿意這種效果,謀天下首謀人心,劉備之所以能崛起,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就是他仁義之名彰於天下嗎。

吃罷午飯,劉宇騎馬趕往族叔家。大朝已經結束,劉懷穿著族新的官服,一臉喜氣地坐在屋中。

從去年開始,他的運氣似乎好轉,先升任三百石的考功丞,緊接著名字被記於宗正府。今日朝賀罷,回到太僕領取三千錢年賞,太僕丞王強溫言和自己說了幾句,像是無意中提及車府令苗青年歲已大,有意告老還鄉。

聞絃歌而知雅意,劉懷暗自欣喜,有了劉宇的資助,他的手頭變得寬裕,沒少請王強到酒樓中喝酒聯絡感情,總算收到了回報。車府令可是六百石的官秩,若能打點到手,易兒就可以到太學讀書了。

約好初六到王強府中拜年,劉懷興沖沖地坐著牛車回了家,年賞得了三千錢,家中還有萬餘錢,劉懷準備再向侄兒借上三兩萬錢,爭取正月間把關係打點到位,把車府令的位置得到手。

一個人坐在屋中盤算,時喜時憂,患得患失,外面傳來說笑聲,劉宇來了。劉懷坐直身子,隨手拿起卷竹簡假做在看書,心中想著等會喝酒時跟族侄商量商量,自己這個族侄可是有主意的人,遇事不決可以相詢。

院中,劉宇同劉易說笑著,掏出兩枚金錢來塞給劉易,算是壓勝錢。這是劉宇特意從金市換來的,錢正面鑄著“千秋萬歲”、“福祿壽喜”,背面是雙魚、鬥劍的圖案。每枚金錢重一兩,價值一千一百錢,用紅繩串著,金燦燦分外醒目。

劉易歡天喜地地謝過族兄,劉宇又掏出兩枚讓他交給婷姐兒,自己整衣入屋拜見劉懷。恭恭敬敬地磕了兩個頭,接過劉懷事先準備好的壓勝錢,劉懷讓他在一旁坐下。

叔侄兩人聊了聊老家的情形,劉宇陸續託劉懷送去了五萬錢,其中二萬六千錢是給自家父母的,家中新買了五十畝地,家境大為改善;剩下的錢按照劉宇的意思給了族中,族中用這些錢購置了百畝公田,整理出幾間屋,讓族叔劉賓專門給族中小孩授課。

劉懷笑道:“輝伯來信說族中狀況大為改善,這都是宇兒之功。說起慚愧,族叔這些年對族中幫助不大。不過,為叔對族中最大的助益便是將你帶到洛陽來,哈哈哈哈。”

劉宇拱手道:“若非叔父侄兒還在鄉間刨地,哪有今日,侄兒謝過叔父。”

劉懷欣然受了劉宇一拜,笑道:“你家中捎信來說你二哥要成親,女方是鄰村的,據說貌美手巧,你家裡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就是要的聘禮有點多,你父親讓你手頭寬裕的話再捎些錢回去。”劉懷知道,錢的事對劉宇來說已經不是大事了。

劉宇對今世的父母兄妹印象很淡,談不上什麼親情,記憶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人,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劉華今年應該是二十六歲,已經成家,在家種田,嫂子齊氏,育有一兒一女,去年又添了一個女兒;二哥劉清,二十二歲,在鄉里跟人學木匠活;劉宇行三,下面還有個十二歲的妹妹劉豔,八歲的弟弟劉平。

一家人原有百畝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所以劉宇的父親才會央了劉懷帶他來京城,結果這個苦命的孩子捱了馬踢被他所替,當初許諾汝之父母兄妹吾當善養之,現在是兌現的時候了。

想到這裡,劉宇笑道:“家中還有五萬錢,我派人送來,四萬錢寄與二哥娶親用,一萬錢給族中添置些產業。”

劉懷撫須的手一頓,劉宇把存錢都花光了,自己向他借錢打點的事怎麼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