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酒桌上的交換 (第1/2頁)
郿縣,官寺後宅,右扶風鮑鴻設私宴款待遠道而來的世侄劉宇。
案几之上擺滿了美味,鮑鴻笑道:“此地不比京城繁庶,招待不周賢侄見諒。這酒是西域的蒲陶(葡萄)酒,當年孟伯郎用此酒一斗賄賂張讓,換來涼州刺州一職。”
劉宇聽出鮑鴻話中又酸又慕,如同這杯中酒酸甜混雜,笑著舉杯道:“世叔坐鎮三輔,軍功赫赫,世人敬仰,小侄以此杯酒為世叔壽。”
鮑鴻哈哈一笑,舉杯飲盡,心中酸澀,我獻給張讓蒲陶酒六車,比起孟陀這小子多出數十倍,也不見張讓幫我。人比人氣死人,孟陀這小子耗盡家財、低聲下氣地結交張讓監奴,自己還真做不到。
放下酒杯,看了一眼劉宇,鮑鴻心道,現成的一條路擺在面前,可不容錯失。鮑鴻笑道:“賢侄派部曲前來求援,只需報個名號便是,為叔還會見死不救,那些金子你帶回去,沒的薄了咱們叔侄間的情分。”
劉宇心中暗鄙,若沒有那三十斤金子,這位鮑世叔可不見得會理睬自己的死活,要知道鮑鴻可是因貪汙軍餉被誅,送上門來的錢不可能不要。
“我知世叔不好錢財,那些金子就勞煩世叔轉贈給救援我的兄弟們,以表謝意。”劉宇道。鮑鴻捋須點頭,這個劉宇聰明剔透,話說得漂亮,既送了錢給自己又圓了面子。
想到劉宇此行是為了買馬,鮑鴻笑道:“如此為叔就替兄弟們謝過世侄。剿滅馬賊世侄的部曲也曾殺賊立功,這樣,為叔從繳獲馬匹中轉贈十六匹給你,作為酬勞。”
剿滅馬賊是戰功,繳獲的馬匹能變賣,劉宇這夥人殺死了二十七名馬賊,特別是穿雲騎的首領阿吉會,算起來大半功勞還是劉宇的。要是別人,鮑鴻自然可以不理睬,一口吞沒就是,可是劉宇兼著觀風暗使的差使,若是暗奏一本,可吃罪不起。
劉宇大喜,起身來到鮑鴻面前揖拜道:“侄兒謝過世叔。世叔威武,率軍殺賊,斬殺穿雲騎頭領阿吉會等馬賊,掃平賊患立下戰功,侄兒預祝世叔早日封侯。”
鮑鴻雙手虛扶,笑道:“侄兒免禮,你我叔侄,何須客套。”
兩人都滿面春風,各取所需,心照不宣。
劉宇歸席,有了十六匹戰馬西行長安的目的算是達成了一半。想起隨自己從洛陽出行二十五人,殘堡一戰死六人傷三人,劉宇心中一黯,一將成名萬骨枯,要想登上高處的寶座,不知道要有多少人為之喪命。
鮑鴻試探地問道:“賢侄,我聽你部曲白利說此行尚有要事,不知為叔可幫得上忙。”
劉宇心中冷笑,臉上有意閃過一絲惱色,道:“這個白利,真是多嘴。世叔勿怪,小侄出京之時天子有過交待,不準小侄透露此行目的。”
鮑鴻心中篤定,看來白利沒有說謊,劉宇確實兼著觀風暗使的職司,天子特意交待,看來這個劉宇在天子面前極具分量。
張讓等人是天子身邊的近臣,他說不定是天子外放的耳目,此子尚是少年,前程遠大,自己要好生交結,將來肯定能用得上。
“為叔失言了,既然天子有過交待,賢侄還是不說的好。來,咱們喝酒。”鮑鴻舉杯笑道。
劉宇舉杯相和,將杯中酒飲盡,想了想道:“世叔是自家人,小侄不敢隱瞞,天子派我暗中觀風三輔,監察官場民情,因事體茲大,還望世叔不要對旁人說起。”
“為叔知道”,鮑鴻微笑,年輕人終究臉皮薄,稍加激將就說了出來。半個月前收到公文稱觀風使已至三輔,沒想到還有暗使,這一明一暗,看來有人要倒黴了。
琢磨著是不是在劉宇面前告些刁狀,趁機剷除些對頭,只聽劉宇道:“小侄在京中就曾聽聞過世叔的威名,此次來三輔親見世叔統率的輕騎,威武雄壯驍勇善戰,小侄一定會奏明天子,替世叔請功。”
鮑鴻精神一振,道:“不是為叔自誇,鮑某統軍多年,頗立戰功,羌胡人聞風喪膽,去年西羌犯境,被為叔擊潰,張太尉讓我坐鎮郿縣,征討大軍方無後顧之憂。”
“國有良將,民賴以安。小侄替天下百姓敬世叔一杯,祝世叔官運亨通、飛黃騰達。”劉宇舉杯道。
鮑鴻得意洋洋地舉杯飲盡,道:“賢侄,借你的吉言,為叔還真有一事相托。”
劉宇放下酒杯道:“世叔對小侄有救命之恩,但有吩咐當竭盡所能。”
鮑鴻撫著鬍鬚,斟酌著開口道:“為叔是兗州平陽人,在三輔帶兵十六年,有歸鄉之意,世侄能否替我向天子致意,讓老夫葉落歸根,回兗州為官?”
劉宇在腦海中迅速地回憶著鮑鴻的生平,此人應該很快會調回洛陽任屯騎校尉,漢靈帝設西園八校尉時任下軍校尉,排位第三,在袁紹、曹操之前。
平陽鮑家是兗州望族,司隸校尉鮑宣之後,最有名不是鮑鴻而是鮑信,可以說曹操的成功鮑信居功甚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