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騙小孩 (第2/2頁)
馬超憤然道:“你會劍術嗎?拼得再多也打不過我。”
劉宇道:“馬老哥,你讓馬鈞隨我回京,我有辦法治好馬鈞的結巴。”
“真的”,馬健又驚又喜,衝著馬鈞吼道:“兔崽子,別不識好歹,跟著劉公子去京城。”
“不……不……不去。”一著急,馬鈞嗑巴得更厲害了。
劉宇擺擺手,止住作勢要打人的馬健,和聲對馬鈞道:“洛陽比起這裡好玩多了,你拜我為師,我會教你讀書識字,帶你騎馬打獵,給你買好吃的,我有處農莊,農莊內有很多像你這樣大的小孩,你們可以一起玩耍。我還會治好你的毛病,怎麼樣,隨我去京城吧。”
馬鈞猶豫著,看了一眼做鬼臉的馬超,緩緩地搖了搖頭,急得馬健又開始要怒吼。
劉宇笑道:“你要是不捨得爹孃,可以讓他們隨我一起進京,你可以跟他們住在一處。”
馬鈞有些意動,抬頭看向馬健。馬健沒有做聲,祖祖輩輩都是扶風人,故土難離,怎麼能說走就走。
馬超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師叔也讓我爹去洛陽,我爹就不願意”。
顧明在馬超的頭上拍了一下,喝道:“就你小子話多。”
看到馬鈞又縮到了馬健身後,劉宇心想,要收這娃兒可真費勁,自己都快趕上劉備三顧茅廬了。
劉宇輕聲道:“馬鈞,你家中貧寒,父母不易,若是你跟我入京,我會贈給你父母一筆錢,讓他們衣食無憂。將來你學有所成,可以入朝為官,光大門楣,如果你躲在這鄉間,便錯失了機會,你年紀雖小但極聰慧,這點道理應該懂得。”
馬鈞從父親的身後探出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劉宇的這番話打動了這孩子。
馬健愛憐摸著兒子的腦袋,沒有作聲,原本急著催兒子答應,事到臨頭馬健反而有些不捨,等馬鈞自己決定。
“我……去。”
劉宇大喜,道:“馬鈞,還不上前拜師。”
馬鈞猶豫著,馬健輕輕推了他一把,道:“傻娃兒,還是跪下磕頭。”
三個響頭落地,劉宇的心落到了實處。顧明笑道:“小宇,你自己才多大,怎麼收起徒弟來了。你讓這娃兒跟你學文還是學武?”
“學手藝。”劉宇拉起馬鈞,笑道。
顧明翻了個白眼,難道劉宇想把做菜、做蒸餅的手藝傳給馬鈞?
天地君親師,拜師分為及門弟子和著錄弟子,及門弟子又有親疏之別,像顧明、劉宇拜在王越門下學劍,那是親傳弟子,劍館的多數人雖然也是王越授課,但得不到王越的真傳。劉宇收下馬鈞,就像顧明收下馬超,是親傳弟子的身份,而且還是開山大弟子。
馬鈞拜了師,眾人紛紛送上拜師禮,顧明送了把羌人小腰刀,白利等人有的送飾物有的乾脆送錢,馬鈞的小手塞得滿滿當當。
馬超把手中的七巧板遞給馬鈞,拉著他輕聲嘀咕道:“小嗑巴,我師傅是你師傅的師兄,我入門比你早,你要喊我師兄,知道不?”
劉宇讓人取來兩斤金,交給馬健道:“馬老哥,這點錢你收下。”
馬健感激地道:“你收鈞兒為徒沒有要錢,哪有給錢給我的道理。劉師,我家雖窮,但不能沒有一點禮數,這錢我不能要。”
劉宇道:“你放心收下,家中有錢也省得馬鈞牽掛。將來若是有意來洛陽,讓人捎信,我派人接你。”
心情大好的劉宇對著笑道:“馬鈞,為師再準備了一份見面禮給你。”
幾根竹蔑搭成三角型支架,糊上事先準備好的帛布,粘上兩根細長的尾巴,細麻繩繫好,劉宇舉著簡陋的風箏(1)出門。
馬家對面便是大曬場,風從東面吹來,劉宇舉著風箏逆風奔跑。風鼓動帛布,慢慢向天空升去,長長的飄帶迎風搖擺,在天空劃出優美的弧線。
馬鈞接過劉宇手中的線,歡快地奔跑著,馬超終於放下面子,跟在馬鈞身旁飛跑,清脆的笑聲伴著風箏在天空飄舞著。
注(1):關於風箏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春秋戰國時墨子造木鳶和公輸子削竹為鵲之說;二是秦末漢初韓信作風箏;三是五代時李業始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