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一石激浪 (第2/2頁)
盧植暗中問過劉宇,知道極可能是夏家之人所為,若能因此牽扯出夏惲,說動天子處置宦官,不失為良策。
翻看了大半個時辰,劉宏將奏疏全部看罷,笑道:“劉宇這奏疏倒是別開生面,朕讀之甚喜,其中尚有不明之處。傳旨,宣劉宇明日玉堂殿奏對。”
玉堂殿四月新修,與金馬殿相對,為“學士待詔之所”,是天子召見飽學之士的地方,盧植知道,天子在玉堂殿召劉宇奏對,意味著劉宇要平步青雲了。
劉宏起身,命小太監捧了劉宇的奏疏前往西園。行至半路,劉宏頓住腳步,再次拿過劉宇的奏疏,翻到五月初五狐奴部南侵處,沉吟片刻,道:“宣大將軍何進覲見。”
天子沒有來西園,張讓等人很快得知了緣由,因為太子舍人劉宇的奏疏。夏惲做賊心虛,生恐劉宇在奏疏中對夏家不利,驚道:“要儘快探明劉宇奏疏中寫了什麼,今天陪侍的是誰?”
張讓瞪了夏惲一眼,喝道:“慌什麼?你沒聽見天子去了崇德殿召見何大將軍嗎,現在奏疏在天子身邊如何拿,等晚間再說。”
畢家與夏家聯姻,夏家有事畢嵐自要出言相幫,道:“蹇碩在侍駕,等下不妨問問他。”
夏惲心中慌亂,道:“我這就前去崇德殿外等著,有事好及早應對。”
崇德殿,殿高三丈,陛有一丈,殿宇壯偉雄闊,可容納千人上朝,是皇宮正殿,天子劉宏在此議政,召見臣下。
何進今年四十有二,頭戴武冠,身著黑色錦紋絲袍,腰間紫綬,常年養尊處優讓他身寬體胖,一臉雍容地向天子劉宏揖禮。
劉宏命人將奏疏中關於杜陽城部分遞給何進,等何進看完,劉宏問道:“何卿,你看出什麼來了?”
何進低著頭,像是注意地看著奏疏,腦袋裡卻在盤算天子問話的目的。身為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所以太尉還受其鉗制。董卓與太尉張溫不睦,有大臣彈劾他擁兵自重,天子有意召董卓進京任少府。
董卓以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為由不肯交出兵權返京,派人賄賂何進大批金銀珠寶,讓何進在朝中替他說話。
“臣以為董卓帶兵有方,其麾下亦是驍勇善戰之士,涼州三輔不寧,西羌叛亂,正需這樣的虎狼之將坐鎮邊陲,萬歲才無西面之憂。”何進恭聲道。
劉宏暗暗搖了搖頭,自己的這個妻兄才學一般,要不是要藉助他的外戚身份制衡士族和宦官,何進何德何能佔據大將軍之職,不過話說回來,正因為這樣自己才能信用他。
“何卿,你可知牛輔駐紮在何處?”
何進低頭再看奏疏,五月初五狐奴軍圍困杜陽城,五月初六牛輔大軍出現,還沒有用一天一夜的時間,說明牛輔大軍早就駐紮在附近。牛輔是董卓的女婿,自己收授了董卓的錢財,總要替他分辨兩句。
“萬歲,奏疏中說到杜陽城謠言四起,臣以為牛輔所部是聽到謠言之後先行前去應變,而且牛輔確實奪回了杜陽城救下百姓,此乃大功。”何進道。
劉宏看了一眼桌上的地圖,剛才蹇碩替他指出牛輔駐軍所在,離杜陽城有八十餘里,而且還相隔岐山,正常行軍需要兩天,來回便是四天,牛輔有如神機妙算,恰巧在狐奴族南下之時出現,不得不讓人生疑。
伸手撫須,劉宏想起張讓、趙忠等人告訴自己,大將軍何進招攬豪傑,與外鎮將軍相互溝通,把持軍政,唉,朝堂諸臣沒有一個讓朕省心的。
劉宏煩躁地站起身道:“明日朕在玉堂殿召見劉宇,詢問他杜陽城之事,何卿不妨也來聽聽。”
恭送天子離開,何進直起腰,撫須傲然地掃看了一眼殿中宮女太監,邁大步出宮。
大將軍府,袁紹聽到何進的轉述,道:“大將軍欲匡扶漢室,當招攬天下豪傑,劉宇年紀雖小卻頗有機謀,又得天子看重,大將軍明日不妨將劉宇招到麾下來。”
張讓住處,劉宇的奏疏在諸中常侍手中傳看。張讓問道:“夏惲,唆使狐奴族南下的漢人可是你家所派。”
夏惲從夏耀的密信中得知饒賓已死,死無對證,連連搖頭道:“張兄,絕不是我夏家之人。”
張讓並不相信,冷笑道:“是與不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讓人查出點什麼來做文章,你要知道輕重,處理好手尾。”
趙忠聳聳肩道:“明日萬歲在玉堂殿召見劉宇,咱們也派人前去聽聽,看看這個攪風攪雨的小子。”
劉宇收到傳詔,明日玉堂殿覲見。焚香、沐浴、更衣、靜思,劉宇耐心地等待著命運轉變的到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