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一十六章玉堂奏對 (第2/2頁)

加入書籤

站在東側最前面的司徒崔烈打斷劉宇道:“與羌人連年征戰,國庫耗盡,難以支援,縱有名將,沒有糧草輜重如何取勝。”

劉宏道:“崔卿稱‘徵發天下,役賦無已’,當棄守涼州以安天下,你以為如何?”

關於棄守涼州的言論從東漢以來有過多次爭論,崔烈初任司徒時向天子啟奏棄守涼州的戰略,在京中引發爭議風潮,後遭議郎傅燮反對作罷。

劉宇心想,天子還真看得起自己,這等大事居然也拿來問自己。劉宇道:“涼州之事乃朝庭要務,微臣才疏學淺怎敢妄評。不過微臣聽盧師談及傅大人反對棄守涼州的諫言,深以為然。”

崔烈輕蔑地冷哼一聲,劉宇快速地撩了他一眼,這位身材欣長的官員就是五百萬錢買司徒的崔烈,自己剛才表態支援傅燮,崔烈難免不喜。

劉宇的應答中規中矩,多是老生常談並無新意。劉宏有些失望,看來劉宇還是年少,見識有限,還需時日磨礪。

奏對已有半個時辰,劉宏有些倦意,準備起身退朝。劉宇被崔烈的冷哼激怒,這位司徒大人的氣量真小,花錢買司徒時遭人議論,其子崔鈞說他有銅臭,惹得他大怒用手杖追責,現在因自己一句話而遷怒,哪有半點宰相風度。

“萬歲,微臣以為天子恩澤沐浴四方,雖夷狄殊俗之國亦當施以仁澤,此聖君之所為也。”劉宇高聲道:“高祖威加海內,武帝躍馬塞外,萬歲天資聰穎,不讓先祖,當抖擻精神揚鞭催馬,重振大漢雄風。”

盧植出班應和道:“臣請萬歲揚鞭催馬,率臣等重振大漢雄風。”

兩側的文武官員站不住了,紛紛躬身道:“臣等願追隨萬歲,重振大漢雄風。”

這馬屁拍得舒坦,劉宏眉開眼笑地捋著鬍鬚,笑道:“眾卿免禮,朕自當奮進,揚威天下,哈哈哈哈。”

劉宏看著劉宇,那叫一個順眼,這族人說話辦事甚合朕的心意,當賞。

清了清嗓子,劉宏道:“太子舍人劉宇,奉朕所差前往三輔觀風,能用心體察民情、盡忠報國、遇險不退、解救百姓,朕心甚喜。”

崔烈躬身道:“萬歲,劉宇年僅束髮,尚稱稚嫩,應讓其入太學讀書,學有所成再為封賞不遲。”

盧植略一猶豫,也躬身奏道:“臣以為崔司徒所說有理,劉宇是臣的弟子,生性跳脫,還需磨礪,不應委以實職。”

劉宏搖頭道:“朕聞‘錐處囊中,其鋒乃現’,此次劉宇前往三輔觀風,朕看他行事穩妥,頗知輕重,得知杜陽城有變仍能兼程前往,狐奴人屠戮百姓,能挺身而出、率眾出擊不畏生死,朕甚喜他這份忠君報國之心,不愧為我劉氏子孫。”

這可不得了,天子親口說劉宇是劉氏子孫,這就是把劉宇當成子侄看待,足以讓劉宇在京中變為一顆耀眼的新星。

劉宇深為感動,哽聲泣道:“萬歲待臣天高地厚之恩,臣縱是粉身碎骨亦難以報答萬歲隆恩。”

劉宏嘆道:“漢室宗親數以十萬計,良莠不齊,朕不可能一一顧念到。劉宇,你自經營蒸餅開始朕會留意於你,後來你拜盧卿為師,盧卿是儒學大家,朕替你欣喜。”

天子化身敦厚長者,眾人用羨慕的眼光看向劉宇,幾曾見過天子這般與臣下說話。

何進想起袁紹勸他將劉宇攬入麾下,忙道:“萬歲,劉宇在杜陽城不懼羌騎、身先士卒,堪稱悍勇,不如將他放在大將軍府任職,過兩年便多出一個驍勇之將。”

劉宇此時成了香餑餑,便連張讓、趙忠也覺得招攬此人有用,衝司空許相使了個眼色。許相曾任侍中,與中常侍互為表裡,一路升遷至司空,張讓等人沒少出力。

許相看到張讓遞來的眼色,笑眯眯地道:“萬歲,劉宇乃盧公之徒,將來繼承衣缽定為一代儒學大師,焉能用於沙場爭戰。臣想徵召他為司空掾,在三公府中歷練一番,將來不失為名臣。”

太常劉焉也來湊熱鬧,笑道:“臣聽聞劉宇在白馬寺作詩‘會當凌絕頂,看取日東昇’,此等文學之士怎能不出於我太學,臣請萬歲召劉宇入太學。”

何進有些急了,道:“河南尹巡屬縣、勸農桑、觀民風、錄囚徒、閱丁口、考官吏、糾不法、舉賢才,事務繁雜,何苗多次奏請朝庭派員相幫,劉宇三輔觀風深悉積弊,不如讓劉宇到河南尹麾下任督郵。”

劉宏笑著起身,道:“何卿此議甚好,著劉宇前往河南尹府就任督郵一職。劉宇,你好生為之。”

眾人恭送天子離開,劉宇摸了摸痠痛的膝蓋站起,何進、許相、劉焉等人上前溫言撫慰幾句。

盧植看著鋒芒畢露的弟子,道:“河南尹主掌京都事務,督郵代為巡行屬縣,督察長吏,宣達教令、兼司捕亡,權責甚大。天子信重於你,你當好生努力。”

劉宇應諾,跟在盧植身後步出玉堂殿。

玉堂金馬,富貴顯達,劉宇望著金光燦燦的銅鐘,豪情滿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