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但是終點還在 (第2/2頁)
公車時間是林予慈一週當中難得的放鬆時刻,他經常聽著聽著就會直接睡過去,再次醒來的時候,耳機裡的歌曲已經播放完了一輪。
車窗外的天色也早已暗了下來,少年的側臉在他眼中忽明忽暗,林予慈仍記得那時醒來後胸腔中的平靜。
林予慈也是前些日子和老友聊天時才得知,311路公交車早在幾年前就停運了。
現在的人們早已有了更快捷的交通方式,從懷安巷到附中門口,如今坐地鐵只需要四十分鐘。
那些年裡他們“浪費”在311路公交車上的漫長時光,好像也成為了一段難以追隨的獨家記憶。
人總是趨向於周遭事物能保持穩定和不變。理智告訴林予慈,這是一座城市發展和疊代的自然過程,但從感性上來說,他還是不免會感到一些失落。
聚會完回到家之後,他和徐引提到了這件事,徐引當時在忙工作,聽完了他的話,抬眼看著他,像是若有所思的樣子。
“你在想什麼?”林予慈走過去,很自然地靠在了他的桌邊。
徐引將他往自己的懷裡拉,他安靜地看了林予慈一會兒,然後說:“但是終點站還在。”
林予慈聽得有些似懂非懂,伸手摸了摸徐引的頭發,問他:“什麼意思?”
“我從初三那年開始坐311路公交,每次都是因為想要見你。”徐引很慢很慢地說,表情是一副很認真、很執著的樣子,“對我來說,只要你在我身邊,那麼目的地就在,終點站也在。”
林予慈聽完之後愣怔了好一會兒,大腦才解讀清晰了徐引這些話的含義,他感到有些微的鼻酸,伸手摟緊了面前這個一本正經講情話的男人。
那天,被徐引這麼一“打岔”,他好像也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那些情緒了。
記憶裡的舊建築就像是盲盒,時不時地從日新月異的新景觀中竄出來。車越往郊區開,路上的車輛就越來越少,離林予慈熟悉的地方也就越來越近。
當熟悉的磚紅色校門出現的時候,說不激動是不太可能的,林予慈盯著校門看了看,感覺和記憶中相比稍微褪了些色。
徐引將車停在了校門口的停車位,下車之後林予慈看了眼手錶時間,第二堂課才剛開始,班頭老鄭興許還在忙。
當年他們進出校門需要刷走讀卡,如今他們如果要進校門的話,還得老鄭親自來接應,否則門衛大機率不會放行。
總歸還有不少時間,林予慈給老鄭發了條訊息說他們到了,又注意到附中對面的那條巷子,忽然很想進去看一看。
“還記得嗎?”林予慈笑著指了指馬路對面,“我們當時在巷子裡的一家小旅館住過一晚,那家店的環境……我還真是不忍回想。”
徐引當然記得,他還記得那家小旅館的名字叫“pink主題酒店”,第二天辦理退宿時,前臺看著他們的表情可以說是異彩紛呈。
他還記得,那晚林予慈睡得很早,將自己整個人都陷入了被子裡,他能讀懂彌漫在空氣中的情緒,因而知道那一晚的林予慈非常難過。
他慶幸那一切都過去了,也慶幸自己當時陪在了林予慈身邊。
他們當年在附中上學的時候,巷子裡每天早上都會擠滿賣早餐的攤販,賣生煎的、賣餛飩的、賣熱幹面的……幾乎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附中有很多學生住校,有時候他們想吃校門外的早飯,會囑咐班裡走讀的幾個學生幫帶,那幾個學生往往身兼巨任,拎著七八九份早飯抵達班級。
可能是因為他們今天來得比較晚,平時來買早飯的學生都已經進學校了,巷子口只剩下零星的幾家攤販。
林予慈其實已經吃過早飯了,有點想找回一點高中時的體驗,他站在一家攤販的推車前,給自己和徐引一人買了一袋香芋豆奶。
“我高中時很喜歡喝這個,”林予慈低頭去看,發現袋子上那個很熟悉的芋頭小人兒已經換成了其他卡通形象,“換包裝了。”
但發生變化的不只是這一小袋香芋豆奶,他們往巷子深處走去,發現曾經經常光顧的幾家小店,都已經換了招牌,開始做了別的生意。
賣文具的改成了賣奶茶的,黃燜雞米飯也變成了老成都川菜館,他們在巷子裡轉悠了一圈,發現連過去住過的那家小旅館都消失不見了。
那家小旅館所在的地方如今貌似變成了一家診所,從那裡經過的時候,林予慈順口問了一句坐在診所門口玩手機的大姨:“你好,以前在這兒的那家旅館呢?”
“拆了啊。”大姨從開心消消樂“unbeievabe”的提示音中抽空抬了個頭,“那不是個情趣酒店嘛,附中好多家長舉報來著,前些年就給拆掉啦。”
雖然大姨說話帶了些許口音,但她說的內容林予慈都聽得一清二楚。離開診所沒兩步,林予慈就立刻抓住了徐引的胳膊:
“小引,你剛聽見了嗎?她說那以前是個情趣酒店。”
林予慈感到不可思議,他九年前居然帶著徐引進了一家情趣酒店?老天爺啊,他們兩個當時還是未成年,難道酒店都不查身份證的嗎?
徐引早在當年就知道他們住的是一家情趣酒店,但看著林予慈臉上不可置信的樣子,他忽然有些不忍心將事實說出口了。
於是他忍著笑意說道:“是嗎?也有可能不是同一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