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她想他了” (第2/3頁)
回長安的計劃姜幼安早就與葉晉他們商討過,既然要“回”,那麼與其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倒不如化暗為明大張旗鼓地往長安去,反將那些欲行不軌之人一軍。
只不過此乃險招,“暴露身份”的時機地點都需謹慎挑選。
定、雲、甘三州皆歸鎮遠侯管轄,如今邊關戰事未平,姜幼安暫時並不將其拉進這趟渾水,故而這一路走來眾人行事謹慎,並未宣揚姜幼安的太子身份,而是偽裝成了南下長安的商隊,如此一來,即可隱瞞身份亦可順理成章的大量採買各種貨物。
而今日這封密函,正是姜幼安宣揚身份的第一步,她要光明正大的請父皇派人來接應她。
葉晉聞言卻小聲勸道:“殿下,之前說好請聖上派人接應的密函要走暗樁……”
東宮這支暗樁最初乃是皇帝姜文弗和顧相顧永年所建,如今雖聽姜幼安號令,但從不會向姜文弗隱瞞任何訊息。
是以密函走暗樁,是最安全也是最快將訊息遞到長安的一條路。
姜幼安清楚知道這點,當然,她從未想讓東宮上下跟她一起犯險。
信一寫完,她便將墨跡未幹的信紙遞到葉晉手中:“表兄且仔細看看孤這封信。”
話落,姜幼安伏案繼續寫第二封密函。
另一廂,葉晉在看清信上的內容後神色逐漸好轉,末了,雙眼更是冒出精光:“殿下這是想請君入甕?”
姜幼安眼尾微揚,頷首:“沒錯,賊人中計最好,若不中計,孤也只是費些筆墨。”
信函上特意提起蕭皓等人欺壓百姓被杖責二十捉回長安下獄之事,擺明瞭就是寫給東興侯看。
若東興侯要救人,那姜幼安便正好能來一出甕中捉鼈;若他不救,那麼此事便是埋在東興侯麾下將領心中的一顆種子。
此種名曰“離心”,一旦種下,遲早有一天會生根發芽。
既是這樣,葉晉自然沒有異議,當即將信函疊起收進袖籠道:“臣明白,待雪一停,臣便命人將信送去官驛。”
姜幼安淡笑,這才將寫好的第二封密函交給他道:“此函走暗樁,盡快送到父皇手中。”
葉晉應是。
次日午後,天上的雪剛剛下得小些他便去了老驛卒房中問下山進城的路。
此時雪已經下了兩天,山上積雪太厚,山路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雪崩喪命,老驛卒思索片刻便決定親自為葉晉帶路。
他雖然瘸了腿,但他生在原縣長在原縣,參過軍打過仗,又在官驛做了二十年的驛卒,再沒有人比他更熟悉附近的山路。
躺在病榻上的青年不願讓祖父冒險。
可他身上的傷口尚未癒合,下床走兩步路都會滲血,實在無法給太子殿下的人帶路,便也只一而再再而三地拉著祖父道:“爺爺,是孫兒不孝,您,您一定要平安回來……”
老驛卒點點頭,側著身子用拄著柺杖的那隻手用力拍拍孫子手背:“放心吧,爺爺這是給太子殿下辦差,哪敢辦砸?”
將人平安帶進城再將人平安帶回來,這才稱得上叫“辦好差事”。
約莫一刻鐘後,老驛卒和葉晉離開驛館進城的訊息傳到姜幼安耳中。
彼時她正在喂“咿呀咿呀”揮舞拳頭的小家夥吃藥,聞言不禁怔了一瞬,表兄竟親自去了……
她心中擔憂,不由抬眸看向錦月,錦月卻意外出了神,眼睛直直凝向窗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