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九五之路,趨之若鶩 (第2/2頁)

加入書籤

不過大燕開國百年,各個皇帝在位時於律法之上的確皆有增刪,只要太子言之有理不是胡鬧,他也並非不可考慮。

姜幼安不知父皇誤會了她的用意,只倏然抬眸,神色堅韌道:“父皇,大燕立朝百年,沉痾積弊已久,兒臣在外遊歷三年,常見百姓疾苦卻無律法可依——”

“就說此次被兒臣押解回京的蕭皓,東興侯之所以設法將其送去北地邊境,正是因為他在長安強搶民女被人告上衙門,東興侯為將此事壓下才將人送出長安,又李代桃僵讓從小跟在蕭皓身邊伺候的小廝替他受罪,流放嶺南。”

“可蕭皓卻不知悔改,在去北境的路上仍□□數名貧苦百姓家的姑娘,而跟在他身邊的孫方、鄭鴻卓二人身為朝廷命官不僅不加阻攔,反助紂為虐,事後常以金錢了事,又以官威壓迫百姓不敢報官。”

“父皇,兒臣諢名在外,手裡又有他們犯案的證據,此次將蕭皓等人犯下的案子調查清楚後本想直接將那三人殺了了事,屆時即便此事傳到長安,兒臣也不過是像如今這樣被父皇您關禁閉,可後來兒臣在回宮路上見過幾次雍州當地官員,卻發現各地所奉行律法竟各不相同,有絞殺、有流放、有杖責、有些地方竟只需交罰金。”

“這無疑是律法不嚴之過!所以父皇,兒臣懇請父皇重修大燕律,以開民智!”

話說至此,姜幼安再次俯首,額頭緊抵手背,人雖跪著背脊卻躬得筆直,足見其對此事的慎重與堅定。

姜文弗良久沒有說話。方才幼安在大事上沒跟他唱反調,他很欣慰,欣慰太子在外遊歷三年總算開始懂事了。

然而此刻真正體會到太子的成長,他卻忽然有些悵然若失,原來不知不覺間幼安竟已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儲君,原來這三年在外遊歷太子所學到的東西遠比他以為的要多,可這也就說明太子這三年在外的的確確吃了不少苦。

姜文弗便又忍不住心疼,安安是他和永薇最小的孩子,卻從一出生就背負上原本不該她承擔的責任。

皇權至尊,九五之路,這是一條天下人趨之若鶩的路,但同樣也是一條充滿荊棘之路……

“此事,朕會召顧相入宮商議。”不知過了多久,姜文弗終於沉聲應允姜幼安慎重考慮重修大燕律之事,話落又急忙將人扶起:“地上冷,快別跪著了。”

姜幼安聞言大喜,鳳眸中頓時迸發出巨大亮光:“兒臣謝父皇恩典!”

又道:“對了,肅兒尚未取大名,父皇可要去看看小家夥給他賜個名字?”

姜文弗今日來東宮本就打了看看小皇孫的主意,聞言立馬揮手道:“走,去瞧瞧,朕近日閑來無事的確給小皇孫想過幾個名字,但朕一直沒見著那孩子長什麼樣,這名字便一直沒定下來。”

“不過你給孩子取肅兒做小名是何因由?朕聽聽,也好為小皇孫定下最適宜的名字……”

“並無特別的因由,兒臣取肅字,正如父皇當年給兒臣取“安”字為名一樣,父皇當年希望大燕四境盡早恢複安寧,兒臣則希望他長大以後能肅清外敵、肅清朝野上下不正之風,能讓大燕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

父女兩人邊說邊往東宮後殿走,姜幼安狀似平常的解釋著為何給孩子取“肅”字為小名,心中卻一閃而過蕭伍那張熟悉的容顏。

她已命人將肅兒的身世在長安傳揚出去,今後世人只會知曉肅兒是太子外出遊歷時與一孤苦無依的農女成親後生下的孩子,而那農女卻在生子時不幸難産身亡。

至於“蕭伍”這個人和他的名字,從今往後,將再無人提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