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 當頭棒喝,事不宜遲……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 當頭棒喝,事不宜遲……

謝舒蘭巴不得蕭無衍這輩子都不回侯府, 但兄長說只有這樣做才能救皓兒,她也只好咬牙答應,連夜做起接蕭無衍回侯府的準備。

得了準話, 手下悄悄從鎮遠侯府後門離開,一路躲著夜裡巡邏的禁衛軍返回東興侯府。

而在此人離開鎮遠侯府後,自入長安以來便藏在暗處監視鎮遠侯府的的葉硶則趁著夜色飛簷走壁匆匆疾行至大將軍府。

此時隨蕭無衍回大將軍府落腳的李拓、裴大夫等人早已歇下,只有蕭陸還在後院陪自家侯爺收拾書房, 但也僅僅是陪著, 畢竟那些從蒼鶴舊宅中帶來的屬於夫人的書, 侯爺壓根不捨得讓旁人碰, 皆是自己親力親為, 一本本按照當初夫人離開時的模樣擺放。

葉硶飛下屋簷, 見此情形亦是見怪不怪, 靜靜站在書房門外回稟:“不出侯爺所料,東興侯果然有所動作, 今夜秘傳謝氏,令其明日在百官下朝時堵您為蕭皓求情。”

蕭無衍剛剛將手中的《六韜》放在書案,聞言一邊俯身調整書冊位置一邊沉聲吩咐蕭陸:“明日設法攔住謝氏,莫讓她出侯府大門。”

蕭陸應是, 接著忍不住勸阻:“侯爺, 明日既要上朝,您還是早些歇下為好,裴大夫都說了,您如今身子禁不住這般熬,要靜養……”

這些話若放從前,蕭無衍向來是當耳旁風,可今日卻果斷起身道:“也罷, 今日便先到這兒。”

蕭陸聞言卻是一怔,不由看向葉硶求證:“我方才莫非幻聽了不曾?”

葉硶亦覺意外,默了半晌才在蕭陸身側低語:“沒幻聽,不過……你這幾日還是多留心侯爺一二。”

蕭無衍這會兒已走到臥房門外,聽見兩人明目張膽的議論,唇角不禁彎了彎,娘子既活著,他自然也要活得長久些,至少——要為她掃清障礙,活到再沒有人能威脅她的那一天。

與此同時,另一廂,蹲守東興侯府的東宮暗衛亦在謝崢手下回府後將訊息遞了出去。

只是姜幼安如今畢竟在禁足,這訊息由錦盤遞到她耳裡時已是次日清晨,她無暇多做籌謀,只能讓小桂子早早去宣政殿外守著設法將訊息遞給鎮遠侯。

平日裡若無要事,父皇通常辰時便會下朝,這日,姜幼安等到巳時一刻都未見小桂子回來,便知朝會上定然發生了要事。

巳正時分,匆匆趕回東宮的小桂子果然一臉驚慌地跑到藥殿上稟:“殿下,不好了,鎮遠侯竟在大殿上當眾責怪聖上,說什麼要為無辜死去的冤魂洗刷冤屈,惹得聖上大怒!”

姜幼安聞言卻波瀾不驚,只是問:“吩咐你的事可辦妥了?”

小桂子忙不疊點頭:“鎮遠侯一出宣政殿便看見了奴,還讓奴轉告殿下,今日早朝,西境急呈軍報,西梁派三十萬大軍攻城,謝長山不敵西梁大軍,已失青州、鄯州——”

“什麼!”姜幼安騰地一下起身,鳳眸倏然緊眯:“不可能!西梁絕沒有此等兵力!”

西梁不過彈丸小國,其歷代君主又軟弱不堪,當初大燕內憂外患國力最弱之時它都未敢舉兵,只求自保,後來父皇登基勵精圖治,漸平內憂,大燕國力亦愈發穩固,其君主卻又誤判局勢,舉全國之力突然發兵攻打青州。

彼時大燕除南境以外,北境、東境皆不太平,朝中大將只有東興侯可用,父皇雖有憂慮卻也只能放手一搏,令東興侯率十萬大軍支援青州邊軍。

那場仗打了五年,及至三年前,東興侯終於得勝回朝,西梁原本的二十萬大軍亦僅只剩七八萬殘軍,他們主動派使臣前來求和,誠意十足,每年進貢的錢銀良駒等物皆是從前的兩倍。

落入這般境地,西梁如今自保尚且艱難,怎麼可能會有三十萬大軍攻下青州?

那便只餘一個解釋——東興侯府要反了,謝長山恐怕不是不敵西梁大軍,而是擁兵自立與西梁共謀巧奪鄯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