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9章 (第3/3頁)

加入書籤

有心人一看,皇帝是對太子不滿,於是紛紛行動,網羅罪名,想要直接把太子給踩下去。連顧明暉在遊學途中,不小心踩了莊稼的事都拿出來批判。

當然相比這些雞毛蒜皮,顧明暉棄父而逃,上京之後,卻不立刻求援營救君父的罪名,才是最致命的。

那還是顧珩剛剛攜家進京時的事,當時遇見刺客,顧珩帶兵抵抗,率先送走顧明暉與謝氏,算是一種保全肅王府的方式。

何況那時顧明暉年幼,相比起留下來,自然是聽從父親的安排抬走才最為合適。

但問題是,時過境遷,從前正常的事情,再被那拿到面上來挑剔,就能輕而易舉挑出很多問題:就像他們說的,身為長子,為何他提前逃到京城,卻不立刻派人營救,而是躲在謝家,過了好長時間,才派出幾名下人。最後接到皇帝的還是別人,是否對親父不孝,對皇帝不忠?

這罪名可就大了。

顧明暉想方設法辯解,都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唯一能為正名的,就只有顧珩這個父親加皇帝本人。

但顧珩會為他辯解麼?

不會。

若會,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會有人敢提出來。

於是頃刻間,備受贊譽的太子成了悖逆不孝之人,其名聲,堪比從前出逃投敵的顧明宸。

而顧明宸,在接到顧珩要廢太子的訊號之後。終於動手,開始拆解南燕朝廷。

她接受了顧珩的冊封,成了燕王。

此舉引起滿朝激憤,認為她其心可誅,竟然以國名為號,簡直不知所謂。

對此,顧明宸只能一臉無奈,表示:“先皇封臣為靖王,如今靖帝又封臣為燕王,此為兩位陛下之間的紛爭,與我何幹呢?不論是為人臣子或者為人兒女,都沒有我置喙的餘地,除了接受,本王還能做什麼呢?諸位大人,可不要為難我一個小孩子呀!這事兒我也沒辦法,他是靖國皇帝,卻也終究是我父親。我也是左右為難呀!”

“堂堂燕國親王,竟是他國公主,世上從無此種可笑之事。簡直滑天下之大稽。”玄江州簡直難以相信,同僚們對顧明宸的身份接受得竟然這麼順利。

對此顧明宸表示:“玄大人此言差矣,燕王子曾於秦國為相。韓王孫也曾於魏國為將,出身家世,與投效哪方,都不過是各人選擇而已。相比起來,咱們身為女子,能立於南燕朝堂之上,才是你我之大幸。”

玄江州啞口無言,但回過頭,立刻開始反擊。

幾天之後,皇宮失火,玄江州帶兵救駕,卻不小心把滯留在內的大臣們堵在了裡面。

兩方發生誤會,一個不小心動起手來,死傷無數。

等顧明宸趕到時,自從廢墟裡拉出了奄奄一息的牟新和,玄江州本人,不知所蹤。

幸好小皇帝安然無恙,這才不至於再加動蕩。

然而此時,整個南燕朝堂,才俊凋零,能人失散,一切事情,都落在了顧明宸,這個剛剛年滿十六的親王身上。

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顧明宸卻突然鬆了一口氣。

她覺得天地寬廣,終於再沒有什麼東西,綁在自己脖子上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