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2章 朕親自了結蕭韞! (第3/3頁)
林見山冷哼一聲,嘴角微微勾起,“近來大雨,洪澇淹沒農田屋舍,我心焦神煩,哄哄我好不好?”
“你不願意我回朝堂,或許,我能為你分擔。”
“嗯?”林見山臉色頓嚴,似有不悅,“你已是後宮之人,去朝堂做什麼?”
“並肩作戰,為你效勞。洪澇一事,雖說是天災,但事在人為。開倉濟民,疏浚河方,減負節用,通漕運糧,樣樣需要人去做。朝中大臣應該會提出我所說的這些應對之策。我覺得陛下也該安民彌盜,在災難面前,凡是聚眾哄搶者,作奸犯科者,都該斬首,以儆效尤。”
“此外,疫病防治,修省天道,天壇祈晴,頒罪己詔於天下,應天之道,安撫民心。”
林見山忽然想起秦是說要開設祭壇一事,或許,這是個好由頭。
“此乃國之大事,你不用操心,我自有分寸。林慕遙做得了的事,我比他更好。”
“你還提他做什麼?”蕭韞哪裡還敢提“林慕遙”這個名字,怕某人發瘋,只好裝得不在乎。
“陛下,等我族人回國,我們一起去武廣山好不好?我想……去看看我阿父阿母。”
“只要你乖乖的,都聽你的。”
“陛下對我最好了,我會牢牢記在心裡。”
“這還差不多。”
隔天,一嘯鼻青臉腫地揹著秦是上朝,引得大臣對秦是紛紛噓寒問暖,秦是尷尬不已。
“成何體統!”那大臣暗自呸了一聲,罵秦是佞臣,藐視朝綱。
一嘯倒是光明正大,毫無芥蒂,“那怎麼了?不然秦大人怎麼上朝?爬進來,才是大不敬吧,對吧,秦大人。”
秦是瞪他,“快出去,文臣吵架,沒你什麼事。”
秦是知道,陛下需要他在朝堂上講話,這才顧不得傷口上朝奏報。
果不其然,說完其他政務之後,還是老生常談。
有位大臣道:“陛下,如今百姓冒雨聚集,懇求處理蘭石,還望陛下體恤子民,早日除去蕭韞。”
另一個大臣道:“陛下若是捨不得,何不將蕭韞送出宮門,到普光寺修行,除去身上邪氣。屆時,陛下迎娶正宮娘娘,以正後宮。”
秦是諷刺道:“張大人為陛下當媒人呢?迎娶正宮,哪樣不需要大操大辦?錢從張大人的俸祿裡扣?”
張大人:“秦大人怎麼胡攪蠻纏?”
“如今暴雨成災,農田被淹,應當竭力救民,而不是總盯著後宮之人不放。陛下,自古以來,天降休祲,歷朝歷代都應當天意。臣以為陛下應親祀天壇,素服祈晴七日,以示敬畏。頒布罪己詔,撫恤流亡百姓。天災難以預料,行善積德方能求得上蒼息怒。”
另一個大臣反駁:“分明是蘭石妖孽帶來的禍難,將這蘭石之子就地正法,血肉祭奠天地。”
其他大臣紛紛贊同:“對,在天壇上,殺了蕭韞,祭拜天地,以表敬畏。”
秦是:“陛下英明,從前蕭韞在朝為官,為何不曾出現天災?”
大臣:“說明他不該待在後宮,陛下,臣以為綁了蕭韞,血肉之軀,為國獻祭,就當是蕭韞為他們蘭石族贖罪。”
“正是!”
“這法子好。”
雙方黨派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還是林見山平息戰火,“既然眾大臣提議祭天,朕允了。朕親自了結蕭韞!無論什麼緣由,多日大雨,都是朕的過錯,禮部負責天壇祭祀。”
欽天監監正大人:“陛下,明日是個好日子,宜祭拜。”
大臣:“擇日不如撞日,盡早解決此妖孽。”
林見山:“允了,日子定在明日,一切從簡。”
朝野上下面面相覷,各自懷有心思。他們都想塞女人到林見山身邊,以此鞏固黨派勢力。
眾人無不歡喜,齊齊朝拜:“陛下聖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