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追雲者 (第2/2頁)
後來我長大一些才知道,小時候看到的其實是月華,月暈會更大一些,人們有時候分不清二者的區別就都叫月暈。
大人們總是說“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日暈或者月暈一旦出現,就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很可能要變天,我小時候雖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但隨著天象而來的天氣變化總讓我覺得特別有神奇。
真正開始觀察天象是從 12 年開始的,當時我正在百望山觀鳥,就在仰著頭看成群結隊的老鷹的時候,眼睛瞥見了天邊的一片雲彩,它突然變成了一整片的七彩祥雲。
不同於出現在太陽對面的雨後彩虹,這片七彩的光暈就出現在太陽的下面,染透了所有的雲彩。
當時我一下就被震住了,覺得特別神奇,回去問了朋友得知,這是環地平弧,俗稱火彩虹,它的形成不需要下雨,而是因為高空大氣中的冰晶。
網上說這是一種非常傳奇的天象,一個人一生中至多能見到一到兩次,我覺得自己太幸運了,被那個景象深深震撼,從此開始追逐天象,一發而不可收。
在短短的一兩年內看了非常多與天象有關的內容,在腦子裡建立起了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
有了知識積累,再加上頻繁的野外探索,我好像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真的看到了許多或好看或奇特的天象。
平時司空見慣的雲朵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訴說著自己不同的屬性,我注意到了許多之前沒有留心的現象,比如,單單是彩虹就有將近 20 種分類。
我追過最奇特的天象之一是糙面雲,它號稱是世界上最妖怪的雲。
這種雲非常罕見,外觀又極端扭曲和壓抑,所以雖然有一些照片記錄,但是始終得不到證實而一直沒有得到官方承認。
從06 年開始,有一批國外的觀雲愛好者開始收集糙面雲的資料、不斷地遊說相關機構,終於在 17 年得到了書面的官方認可。
這麼奇特的一種雲彩,我們國內的這些愛好者也當然非常想盡快親眼見到它。
在那之前,我和幾位博物圈的朋友之間已經建立一種默契的天象實時互報機制,因為我們分別居住在京城的不同方位,透過互相通報,就有可能選擇到最佳的觀測角度。
當時我接到朋友的電話,說出現很典型的糙面雲奇觀,而且雲彩已經向著東南方向急速飄走了,只有我住在南城,觀測位置比較理想。
我趕緊跑出去匆忙拍了幾張照片,就眼見著雲向著東南方向的更遠處飄去。這時利用一些簡單的測量方法,迅速判定糙面雲大概是在向著天津的方向移動。
我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如果能追上她,也許就能更好的記錄。
以京城的交通狀況,開車一定會堵車,而我們家住的離南站很近,只有高鐵的速度能追上!
於是我做了一個非常瘋狂的決定,我直接換好衣服下樓,直奔地鐵站,在地鐵上買一張去天津的高鐵票,坐上高鐵去追那片雲。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最後還真的就是在武清站附近追上那片糙面雲!
成功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