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千二百二十章 城牆根下 (第3/3頁)

加入書籤

大秦腔?

小唐總撓頭,這劇本她也不敢搶啊。

鄭總更沒想過要搶屬於輔都的劇本。

三弟卻告戒:“金穗有幾個娃兒,人家對天南海北的藝術形式瞭解的就很好,我看就應該把這些娃娃請到劇組裡演幾個角色。”

行?

“我老弟說行那肯定行,讓他去選人,大哥去執導。”關蔭點頭。

鄭潢琦啥話也不說,就給我一個標準,我把人給你送來。

“那不能,小年輕在工作,我得去看一下人家的工作狀態才能決定能不能要,”三弟也不客氣,二哥說他行那就一定行,喝口茶問道,“二嫂不去?”

梁姐姐拿著手機晃了下:“女兒國國王看了劇本說想演。”

得,女主別找別人了,誰來都沒用。

皇叔趕到家裡,還沒喝兩口酒呢,又有人找上門來,是西遊劇組師徒。

關蔭連忙告罪,有啥事兒他去拜訪老幾位就行,怎麼能讓人家登門。

“幹工作,不能講那些,”章老師笑道,“這次來,我們是為師父這個角色,遲師父擔心武戲拿不下來。”

不存在的事情。

“替身演員都請到了,而且一些基本的藥材都已經準備好了,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武戲要拍的既好看又要補充咱們經典劇組的一些沒注意到的點。”關蔭表態,“我說要當替身,這真不是開玩笑,我就喜歡這個題材。”

那人家是高風亮節,老藝術家很佩服。

“對了,這不是在琢磨劇本嗎,咱們也不耽誤其他拍攝啊,”關蔭忽的眼睛一亮,“獨行侍衛裡的一些老臣,完全可以請各位老師客串一下,戲份不多,但重要性很高。”

“你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試一下《大秦腔》裡能不能加一個角色,哪怕客串,我過一把猴戲的戲癮,”章老師惋惜地道,“說實話對這個我還是很放不下的,說是祖傳的手藝,可現在完全拿不起來了。”

謙虛了。

“沒任何問題,而且不用強行去靠近秦腔裡的猴戲,我看,完全可以用幾集來展現一下南北戲曲的融合和交流。”關蔭拍手,“劇本我再加一段,不過這可能要讓各位老藝術家多花點功夫,到時候,展現一場猴戲不難但要想在舞臺上來一出西遊故事,那就得有一定的戲曲基礎才能讓觀眾滿意。”

皇叔越聽越高興,索性也不反對劇本給他去拍了。

我不懂戲曲,但我可以找行家幫忙拍攝。

“秦腔有你老丈人,南戲猴戲這一段,甚至西遊戲曲,都可以請幾位老師多幫幫忙。”皇叔舉起酒杯,“就把這出戏當成一個故事片,我看可以拍出不錯的效果。”

那倒不是非要拍成什麼故事片。

關蔭想的很簡單,他就是想拍一部城牆根下的輔都百姓,飯前茶後來一段“家住關中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的時候還能想到這些戲都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那是從黃土飛揚的山坡坡上,山峁峁上,溝豁豁裡,從放羊娃和貨郎子飛出來的。

說明白點,那就只是老百姓嘴裡的一道菜,鹹澹自知,沒那麼高大上,也不必那麼高大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