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千二百二十五章 總是想著翻拍,能有翻身之日? (第3/3頁)

加入書籤

秦腔不用那麼深奧的行話,舞臺表演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都叫做臺架。

二小姐的臺架就相當賞心悅目,就好像真有那麼一個翩翩公子從桃林外走來。

老戲迷立即喝彩。

甚至按照老規矩,有當地戲迷將帶來的紅綢子請工作人員搭在了舞臺邊。

這叫喝彩!

喝彩不光是嘴上叫好,那是真要真金白銀掏錢才算的!

二小姐贏得滿堂彩,大小姐當然不會露怯。

鳥鳥娜娜登場,來一句“姓桃,那伊呀,那伊呀啊”,哀而不傷,安靜的劇場等唱段過後,轟然的喝彩再次響起。

老戲迷高興,人家用的是老派唱法,舞臺上也沒有用那些亂七八糟的背景和武道。

新戲迷也高興。

“就這一句,鼻子一酸,就不知道咋了,這就是戲曲的魅力。”取得劇組的許可之後,一些年輕的觀眾錄製影片立即發微博,點評很到位,“就好像從秦漢到今天,這麼一句‘那伊呀啊’響徹始終,聽這麼一句,就聽到這片土地上兩千年來的女兒家的聲音哀而不傷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一樣。”

江東衛視立馬轉發,並酸熘熘地再次吃醋拈酸,道:“到底是家鄉,我們就沒有那個待遇。”

輔都衛視怒罵:“要點臉有那麼難嗎,你電視劇在你那拍了,你還想咋?”

網友們連忙兩邊勸架:“好好看戲,你看人家表演的多有味道。但是江東衛視說的沒錯啊,你看,拍《甘十九妹》就沒有在我們江東想過把這本寫成戲曲,先用我們當地戲的唱法先來試驗一遍。”

輔都衛視:“咦?你真是個機靈鬼,我們等下問一下。”

……

你們讓那幫人休息幾天行嗎?

“休息啥啊,今天本來說要回家休息的,結果一看來了這麼多人,關老師一高興,立馬要來全折《五臺會兄》。這要不是戲迷朋友們體諒他,派人給他下通知,他能今晚給大家來一場《楊家將》全折戲。”輔都衛視撇嘴。

那是,那就是個老百姓愛看啥他就把自己的本職工作都給忘了,立馬去給老百姓表演啥的鐵頭啊。

帝國戲曲研究院接過話題感嘆道:“現在的許多戲曲藝術家,的確是有才能的,可就是不幹人事兒。你看人家的戲,就不用那麼複雜的舞臺背景,也不要融合什麼現代藝術,一把板胡,一個揚琴,一對梆子,觀眾就來了。”

一大批戲曲演員:“……”

能跟人家比嗎,且不說群眾基礎,就拿藝術造詣,真比不上人家啊。

“二小姐的崔護,看形象就讓人想到翩翩佳公子。大小姐那桃小春的造型沒法說,女孩子的美千姿百態,人家就能把什麼叫桃之夭夭給你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是真本事。”輔都秦腔劇團官微很苦逼,“我們也跟著學了,可就是學不會,氣不氣。”

比他們還委屈的大有人在。

鄭潢琦大罵道:“就半分鐘前,一個二人轉劇團打電話問我能不能說說,把這個碗碗腔改成二人轉,你腦子進水了?光想著改編,還是蹭熱度改編你能繼承和發展戲曲藝術嗎?”

……

畫面太美,沒人敢看啊。

觀音廟一幫人,尤其關東三黑子叫囂著嘲諷:“接下來是《五臺會兄》這部本戲子,來,改編!”

這是狠人。

那出戏,你就是累死也沒法改編成二人轉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