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一章 密見 (第2/3頁)

加入書籤

“拜見貴妃。”

趙濯靈抬手微笑,“都快起來,許久未見,諸位可好?”

為首的內人頷首應答:“謝貴妃關切,奴婢們一切安好。”

眾人讓開一條道,迎趙濯靈進殿。

她邊走邊問:“你們近來排演什麼?可有新曲新舞?”

“彭伯新譜一曲,貴妃不妨聽聽?”

“好啊。”

趙濯靈落座後,宮女上了食飲,此間,樂工就位。

一中年男子抱著篳篥,向上座行禮,“彭伯見過貴妃。”

“免禮。”趙濯靈示意他坐下。

有虞人的地方就有彭伯的音樂,他足不出京,譜的歌謠卻傳唱於四海,他是最知名的樂工和歌者,無數詩作經由彭伯作曲而名聲大噪。

多年前,趙濯靈入京赴任秘書省,特意拜訪彭伯,他是大忙人,穿梭於皇宮和豪宅貴邸,最後還是廣陵公主引見,兩廂才見上了面。二人稱不上一見如故,但幾次來往後,也生出惺惺相惜的忘年之誼。

篳篥聲音清亮,多含悲意,一如荒涼大漠中哀咽的夜風。彭伯是篳篥名家,所奏更攝人心魂催人淚。

曲畢,趙濯靈不知不覺間落淚,她慌忙掩袖,以巾拭之。

俄頃,她抬頭問:“彭伯,此曲叫什麼?”

“回貴妃,此曲是為您《南望》一詩所作。”

“哦?《南望》作於永定三年,怎麼現在為其譜曲?”

“回貴妃,犬子離京數年,《南望》寫盡思親之情,令人動容。”

“原來如此。”

彭伯低著頭問:“貴妃近年來少有新詩,聽聞您在寫戲文,奴傾首竦耳以待。”

趙濯靈神色微動,“當年搬演《爛柯山》,你和宋娘子助力良多,如今她已離京,我的新戲也……也不知道何時寫好。”

語罷,她斂眸,瞥向滿兒,後者會意,扶她起身。

出了門,她低聲道:“我要更衣。”

滿兒笑,“奴知道。”

到了一間偏僻宮室,滿兒推開門,自己並不進去,她知道趙濯靈如廁時不喜有旁人在場。

趙濯靈徑往裡走,忽見薄紗後閃過一道人影,滯步鎮定道:“誰?”

大柱後走出一宮女裝扮的婦人,穿著窄袖圓領袍和條紋袴。

“是你。”

婦人脊背筆直,雙手交疊在腹前,施施然而來,“是我。”

趙濯靈嚥了下嗓子,“你扮成這樣,是專程來教坊等我?”

婦人停在不遠處,上下打量,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半晌,啟唇道:“他果然鐘愛你,如意玉、鳥蛋大的南海珠、淩紋蹙金裙,無一不是珍品。”

趙濯靈垂首看了眼自己,又抬起頭,“皇後何必揶揄,你明知這些非我所求。”

楊氏自嘲一笑,“皇後……好久沒聽到這兩個字了。沒有了珠玉奇珍,只有不見天日的院子,每天兩次腳步聲,像投餵豬狗一般送飯食來。”

“那你還能出來?”

“我若有心籌謀,總還有些可拿捏使派的舊奴。”

“大費周章來見我,不會就是為了訴苦吧?”

楊氏斂容走到一邊,“你我都是聰明人。在昌王邸時,我就看出了他的心思,可惜襄王有意神女無心,我就沒放在心上。嫁入皇家後,這種事應付得多了,早已麻木。”

“所以,當他後來要納我入宮,你欣然同意?”

“沒錯,”楊氏點點頭,“楚氏寵眷不衰,一旦生下皇子,便是我兒勁敵,安能坐視不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