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四章 勸解 (第2/3頁)

加入書籤

滿兒看了眼趙濯靈,點點頭。

很快,宮室通亮,微風吹進啾啾鳥鳴和草土氣息,綠柳在窗框中搖曳生姿。

日光中,周玥珠圍翠繞,面頰紅潤,一臂之遙的趙濯靈則形容枯槁,她抬手遮住眼睛,轉身面壁。

周玥無奈,徐徐說:“貴妃恕妾無禮,妾鬥膽像從前那般叫您一聲‘姐姐’。宮禁森嚴,今日並非命婦朝日,妾能到姐姐床前,所為何事,姐姐一定心知肚明。妾胡言亂吣,若說錯了什麼,還請姐姐勿怪。”

她繼續道:“當初,妾嫁給越王,惹了多少人紅眼。家父家母最是欣慰,他們栽培我,就是為了封號、嫁入高門,但也沒想到我竟能成為王妃。大王深受先帝疼愛,先帝開明,為我們主婚,我後來才知道,大王是以為他姐姐看重我才願意娶我。”

她平複了下心緒,聲音轉低:“那時,大王沉迷武學,不懂男女之情,每日不著家,只想著參軍。再後來的事,姐姐您也知道了,他在長公主府宴上看中一鮮卑婢,要回家做了侍妾,賤籍放良也不能封為孺人,他便帶她一同赴邊,把妾留在京中大宅。”

“妾本以為,他因為生母是鮮卑人又早亡,才對那婢子青眼相加,沒想到二人廝守至今,從不回京,還生了孩子。我幾次去信,讓他把孩子送回來,您知道的,妾並非刻薄之人,誰家庶子女不是長在嫡母膝下?妾無所出,讓那孩子繼嗣也無不可,但大王回信始終搪塞。我想過和離,家父家母又不許。這幾年,妾看著風光,實則活得不如一個婢子,姐姐你說,我苦不苦?”

趙濯靈還是紋絲不動。

周玥長嘆,“妾只求像別家夫婦一心、相敬如賓,可這都實現不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或許嫁給他就是那一二分如意,剩下的不如意,只能自己開解,該怎麼活就怎麼活,也算一種自在。”

“你這番話不該用來勸我,該去勸李盈。”趙濯靈的聲音粗啞縹緲,有一種不真實感。

周玥見她肯開口,壓下心頭喜,冷靜道:“姐姐,求而不得是天下至苦,你求自在而不得,不也是苦嗎?翻開書冊,古往今來,幾人不苦?我們讀書明理,不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應比尋常人通達豁朗,豈能自陷泥沼不拔?”

趙濯靈側過身來看著她,“你讀書是為了什麼?嫁入高門?通達豁朗?我求學,是求見萬物、求見自己、求古人歷盡滄桑後的豁達,而非少壯折腰。”

周玥低下頭。

“玥娘,你嫁給越王,是自己選的,你不和離,也是自己選的,何苦來哉?是,天命難違,那鮮卑婢也不會知道自己能有今日境遇,但她把握住了,你呢?苦讀十年,竟把希望寄託在一個男人和虛無縹緲的情愛上?還是所謂的家族榮耀?你畫地為牢,勉強委屈,算什麼自在?”

趙濯靈屈臂抵肘,要坐起來,周玥連忙扶她靠著床頭。

只聽她無力道:“一個揚州城的平民女子,要怎樣才能走進京城官署?她要有上天恩賜的智慧和康健、溫和開明的雙親、足以溫飽的家資,還要能心無旁騖多年,每一步都不能出任何差池,方能進女學,赴京科考,幸蒙皇帝賞識,銓為職官,又有幸結識未來儲君,步步高昇。相較之下,你是官家女,有家學,可以免試進京城女學,能得到科考座師的指點。若我胸無點墨、只是揚州平民女子,在你眼中,和那鮮卑婢並無分別吧?世人怎麼看我?我清楚得很,若未進宮,我可鼓舞天下乃至後世平民男女,可如今,不過一妖妃爾。”

“姐姐……”周玥欲辯解。

趙濯靈擺擺手,“人生百年如石火電光,得情則樂,失志則悲,匹夫尚不可奪志,此乃聖人之義。我本想隱居以全其志,奈何不得。”

語罷,她便合上眼皮。

周玥稍坐,久久無語,起身道:“今日是玥娘受教了,玥娘告退。”

她走到外殿,看見門口長立之人,端身上前肅拜,“妾見過陛下。”

李盈抬手示意她起來。

周玥知道他聽到了剛剛的對話,便壯著膽子說:“陛下,妾有一言。”

“說吧。”他語氣疲憊。

“貴妃奉行君子之道,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陛下三思。”

李盈看了她一眼,抬腿跨進了內殿。

他行得極慢,步子有千斤沉。

宮女們魚貫而出,只剩下男女二人,一站一躺。

李盈俯視著趙濯靈,一夜之間,她瘦了許多,雙頰微凹,連發絲都失去了神采。

他撩袍坐在地上,胳膊擱在床沿,這樣能與她平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