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24章 工業雛形 (第3/4頁)

加入書籤

他們只是少了一千多年的見識罷了。

真要說到發明創新,藝術審美,職業道德。

後世心浮氣躁的君子們,拍馬都趕不上!

看到冶鑄司合理有效地將二者量產事宜拍板定項,快速推動下去。

旁聽的宇文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就是原始的工業製造能力。

其中,涉及到的環節錯綜複雜。

任何一個環掉鏈子,都可能導致量產失敗。

冶鑄司。

就是寄託了宇文衍無盡期望的工業種子。

他希望有一天,孵化出的工業雛形,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推動華夏民族進一步騰飛。

讓華夏文明愈加璀璨奪目,傳揚四方!

大事商定。

綦毋干將,冶子,以及一眾工匠著手忙碌起來。

綦毋懷文陪同宇文衍前往機械署的“華夏車工坊”。

自從四輪馬車研製成功後。

車工坊就開始嘗試批次生產。

首批十輛四輪馬車售賣,在京城引發轟動。

豪華配置,一萬貫的價格,直接將逼格拉滿。

成了貴族豪門彰顯身家地位的奢侈品。

短短几個月,車工坊就接到上千輛的訂單。

而且,全部都是預付一半車款。

以車工坊的量產能力,一個月最多生產百來輛。

哪怕要等上一年的時間,依然阻擋不住土豪購車的熱情。

車工坊的規模不斷擴大。

生產豪華四輪馬車的同時。

四輪貨車,城市公共馬車,手拉黃包車的研製也沒落下。

如今。

三款樣車已經下線,等待皇帝的驗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比起豪華的四輪私家車。

貨車主打一個簡潔實用,車架上安裝一個拖斗即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