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章 大爭之世 (二十四)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潛規則非但未能應驗,反戈一擊的新貴反而盡遭黜落。

僅已身免的呂夷簡大悟徹悟。

要麼是老子能幹,劉緯不得不用。

要麼是準備讓老子任山陵使,陵成再罷相。

老子不幹了!

但正值兩位皇太后陵寢營造時,劉緯又口口聲聲說要渡海取契丹東京,可謂是內憂外患。

呂夷簡沒臉求去,一味作死,以趙禎無子為由,請廢皇后郭清悟。

朝野譁然。

五萬舉子正因“無用之學”爭論不休,甚至是大打出手。

開封府疲於奔命,司獄人滿為患。

這是嫌不夠亂?百官群起圍攻。

也就趙禎有一絲竊喜,劉嬌、趙全益陛辭時,他曾讓張景宗暗示,想將兩人第三子趙定養在宮中。

“他不會生嗎?”

劉嬌一聲詰問讓趙禎三日不朝、郭清悟日日以淚洗面。

呂夷簡這麼一亂來,皇太后的名分倒是定下來了。

以契丹齊天皇太后、法天皇太后並列為故事,太妃楊氏、耶律燕哥同封皇太后,稱東、西宮。

於是,每日崇政殿朝會必有三爭。

先爭皇后廢立。

次爭皇太后並立。

再爭“無用之學”。

唾沫橫飛,各不相讓。

崇政殿的口水味,東華門可聞。

劉緯決定放呂夷簡這個攪屎棍出知益州,並與丁謂一任章懿皇太后山陵及園陵使、一任章獻明肅皇太后山陵及園陵使,擺明了無久在兩府之心。

百官總算略微消停,耐著性子等兩位皇太后梓宮入陵。

……

耶律燕哥封皇太后成了壓垮耶律宗真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多數契丹兩面官本就不願中京、南京兵戎相見,不止是劉緯在登萊二州磨刀霍霍,鴨綠江邊的高麗、女真也是蠢蠢欲動。

而且宋的勸和之心甚誠,會在登萊二州新置榷場四處,對標契丹東京道來蘇縣,東北乃至高麗半島的貿易都會因此突飛猛進,河北緣邊榷場的重要性將大大降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