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 (完) (第1/3頁)
春闈落幕,風雨欲來。
等待放榜的舉子心事重重。
四萬餘道“春”策,彷彿驚濤駭浪澎湃而至,無情磨礪人心。
春者何?
歲之始也。
百花齊放,萬物勃發。
一支獨放不是春!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呢?
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北海縣尉孔宗願上奏:海納百川,成其浩瀚,不應抑百家……
劉緯贊其格局不下至聖先師,請以其子為第四十六代文宣王孔聖佑之後。
朝野激奮。
仙源孔氏一族卻惟孔宗願馬首是瞻,官職最高的孔道輔則閉門稱病。
形勢比人強。
當劉緯口口聲聲說要以聖人之言規範仙源孔氏一族行為時,所謂的聖人之家便跌下神壇,僅天禧十八年春,就有六百餘人詣兗州府衙請複本姓。
百官頗有微詞,哪能事事效仿?孔聖子孫三代出妻,又該怎麼論?人人如此,豈不是天下大亂?
太妃楊氏、耶律燕哥併為東、西宮皇太后,為天子嫡母、生母並列提供了另一種可能,不至於再有“奪子”之爭,呂夷簡請廢皇后之奏也就不了了之。
百官急著為仙源孔氏鬆綁,卻沒顧忌皇后郭清悟感受。
郭清悟以為是趙禎授意,不僅鬧著要自盡,還把孔子祖孫三代罵了個狗血淋頭。
廣南西路又多了幾名朝官。
劉緯也撕下最後一絲偽裝,請徵天下私藏,重修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方技家、小說家、刑名家典籍經義,並據其涉獵細分為兩府六部諸寺、院、司必修、必試。
中書六房以上官,必試雜家、道家、農家、縱橫家。
樞密院六房以上官,必試兵家、墨家、縱橫家。
大理寺、審刑院、刑部丞郎官必試法家、刑名家。
鴻臚寺、客省、引進四方館、東西上閣門司使臣必試縱橫家。
……
活到老,學到老?
說好的十年寒窗呢?
文武百官怨聲載道。
劉緯先噴文官。
“東漢王景受漢明帝所託,治理大河,發卒五十萬,修渠築堤,起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長千餘里,八百年無大患,陰陽之術功不可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