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 (完) (第2/3頁)

加入書籤

爾等呢?

國朝七十五載,大河澶州一帶歲歲修、歲歲決,京東、淮南、江南三路交匯之地由氾濫變泛區!

有什麼資格挑三揀四?”

再噴武官。

“爾等先為契丹所敗,又為交趾所敗,再為党項所敗,王小波、李順之亂險些出蜀,王均兵變幾令河北局勢萬劫不復,哪來的勇氣固步自封?

不要忘了,王小波、李順之亂由王繼恩平定,王均兵變、秦翰身先士卒,澶州城下、周文質所部陣斬蕭達覽,三人俱為內臣。

讓爾等讀書,又不是讓爾等去死!”

閱卷、定等如火如荼,進士及諸科及第者不會少於兩千五百人,就算京朝官一夜死絕,兩府三司六部諸司也能正常。

百官捏著鼻子認了,編撰百家典籍經義需要時間,鑽研也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糊弄一下,十幾二十幾年就過去了,說不定劉緯英年早逝呢?

劉緯從沒想過能一蹴而就,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罷,他等得起。

……

五月末,進士及諸科閱卷仍未結束,五萬舉子還在焦急等待放榜,京畿熱度又上一臺階。

趙禎詔求先秦亡書:凡進先秦簡牘者,據卷帙多少,優給錢帛。不願納者,借本繕寫,酬以重金。官身納獻兩百簡以上轉一階,其子堪文者可給出身……

並去信耶律宗真,請錄契丹所藏先秦典籍……

官方邸報、日報、晨報均在頭版頭條大字標明:獨尊儒術,不抑百家。

……

契丹中京。

耶律宗真召蕃漢重臣商議對策,是否效仿,祭孔大典規格是否調降。

蕭孝穆以下束手無策。

早在二十年前,劉緯就在高呼“經世致用”,一環接一環的走來,步步為營,無懈可擊。

看似荒誕不經的起手,發展到最後總是令人眼前一亮。

耶律偕裡、蕭孝誠等當事人逐一回憶劉緯生平,僅能得出兩個結論:劉緯心中並無夷夏之防、尊卑之別,所做謀劃均以十年、二十年計……

最終還是由蕭孝穆拍板:“孔家好好養著就是,典禮暫且照舊。

劉緯去年調集近百萬軍民疏浚澶州以東大河,靡費不在東漢王景之下,並藉機強均兗州孔氏科差,形跡神似南朝世宗,南朝皇帝看在眼裡,怎會無動於衷?今夏大河汛情尚不可知,但他只有出外一條路可走。

臣以為禮教之制急不來,可以暫時放一放。

攤丁入畝之制倒是可在幽州試行,南朝成效顯著,齊天太后沒有理由拒絕。”

耶律宗真眼前一亮。

蕭孝穆又道:“請陛下許重元去南朝開開眼界。”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