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12章 剛當官都是這樣的 (第2/2頁)

加入書籤

如此顯眼**的目光,在有官府掌控的地方絕對很難看到,大秦以法立國,不允許出現比中央政府權勢還要大的勢力出現,更不允許說大秦的不好。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藐視律法都是最為基本的事,放在北邊正經的地界裡,全部殺掉也不會有幾個冤枉的人。

當然了,以泗水縣為中心地區的縣城,所有商道,有利潤的通路都被地主豪紳壟斷,哪怕是蘇尚這個縣令,手中的權利也都被架空了。

縣裡的各部官員,做事就是踢皮球,答應做事,實際上壓根不會有任何動作,非但如此,以錢財為運轉核心的煙,鐵,茶葉走私,各種利潤極大的生意專案,想要經營起來也正是需要這種人,所以,別看此時的他們落魄,很快就會有人過來招募他們。

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之下,哪怕是官府,大大小小的結社也是這片地方的主流,名字響亮,多以門派,村寨為主要勢力。

輕飄飄組建起來的幾十人團伙,壓在蘇尚頭上,很快就會變成巨石,讓她喘不過氣來。

長久的經營之後,只要不是京城中的朝堂下嚴令,派人整治,調遣人手過來清剿這塊地方,那麼此地格局將不會有多少變化,只能任其發展。

在如此情況下,又有人看準商機過來合作,搞上了壟斷走私生意,賺得盆滿缽滿,種種條件因素結合在一起,便成了遵紀守法就活不下去的無主之地。

蘇尚等人,明晃晃穿著官袍,手底下門衙也都瘦弱無比,那身衙差的衣服,洗得發白,縫縫補補,比起來,甚至還不如綠林人士穿得好,自然是沒有任何威風氣的。

也與此時,泗水縣這片地方,官府不過是擺設,更沒有話語權,無人搭理在意,不過,殺官什麼的,非到不得已之時也沒人會做,畢竟很多人都能看得懂官袍大小。

大秦律法嚴苛,下邊做事的嘍囉不懂,不代表上頭做事的人不懂,一個縣令,再怎麼也是朝廷命官,一縣之主,殺掉的話要是驚動朝廷對他們來說就並非好事了。

簡單飲茶歇腳休息過後,蘇尚很快啟程趕往北面。

作為百里侯,縣令既是皇權末梢,又是士大夫修齊治平理想的實踐場域,蘇尚深知官職之重,從走馬上任起,就不曾膽敢懈怠。

郡縣治,天下安,這是相公對於此位置的評語,也是自己不敢輕言放棄的原因之一。

觀此地形勢,往北走,越遠情況就越要好上許多,見到的人,臉上也逐漸和善,臨近黑夜前夕,由蘇尚帶領的眾人才終於趕到了名叫布山的小縣城。

夜幕中,縣裡傳來陣陣醒耳的狗吠之聲,街上行人減少,家家戶戶都緊閉了門窗,到得晚上,不見得治安會有多好,也就只有青樓,賭館,煙館,酒樓這種地方還敞開門做著生意。

簡陋的客棧裡,住店的人都已經睡下了,一間房內,藉助著月光,能看到兩個人影還在動著。

舟車勞頓本來沒什麼,可從奢入儉,過的日子就不如意了,小翠努力的吃著乾糧,但味道太差實在難以下嚥,吃得實在艱難。

“小姐,我們這是要去做什麼?”小翠清楚小姐的位置與不容易,不想出聲抱怨,只想儘量讓氣氛輕鬆些,詢問出口,也好讓自己有個心理準備。

蘇尚努力嚼著糙米,就著一碗熱水,隨便應付著腹中飢餓,嘴上回應說:“往北走,看看能不能拉攏一點人,畢竟我是縣令,權利在泗水縣還是有的,不過,感覺機會不是很大,破不了局啊。”

小翠嗯了一聲,感覺小姐的說話方式跟姑爺有點像了,那就是聽不懂,到聽的小姐說破不了局,那就是不會成功的意思。

她出言安慰說:“那怎麼可能,堂堂縣令,去到外頭別人肯定要給三分薄面,而且小姐你可是蘇家的大小姐呢,別人巴結都來不及。”

“此一時非彼一時。”

蘇尚嚥下嘴裡咀嚼的乾澀,搖頭笑笑,說道:“你看,我們之前在京城,老百姓連大氣都不敢喘,回到中州以後,竟然會有人敢叫皇帝老兒,當真是不敢想象的,還有江湖人說什麼,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都是些誅心之語...”

“敢這樣說,最後不是叫官府抓去砍了腦袋?”小翠驚駭道。

蘇尚點頭,“那就是被官府發現後的結果了,在官府看不到,聽到不到的地方,可能還會有更多人這樣說,畢竟,秦皇的江山不也是打下來的,老秦皇當年可是流民出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啊...”

小翠聽不懂,只能默默吃飯。

“若是我用蘇家小姐的名義辦事,事情早就做成了,何必如此艱難,夜晚,連一盞油燈的錢都給不起,將我任泗水縣令,陛下肯定是有用意的。

正好,爺爺讓我出來歷練,不能總仰仗著家裡,不然三年後再去京城,受秦皇接見,問起事來,是說我家裡幫忙治理的縣城,那不成笑話了,朝廷的威儀在哪,秦皇的臉面又在哪?”

蘇尚自顧自的說著,言語平靜,沒有多少感情,不過,更是堅定了自己的做法。

她沒有出身於富貴人家的驕橫與無理,只能說自己投胎的好,若非如此,生在窮苦家裡她或許和大多數女子是一樣的悲慘命運。

然後,帶著堅定,隔日亮出縣令身份去拜訪布山縣令,本以為能夠見面,沒想到直接就吃了閉門羹,本地商戶對她的拜訪也是無動於衷,紛紛出言婉拒,不得已,蘇尚只能繼續往北面過去。

“人走了嗎?”

“老爺,她走了,要我多說一句,此女可是那中州蘇家的千金啊。”

“蘇家在水梁山算個屁,真要辦事,這蘇尚就該拿出蘇家的派頭,拿不出來,就說明不能這樣做,不能這樣做那我們也不必看蘇家的面子。

剛當官是這樣的,什麼為民做事,多看幾張臭臉,多碰幾次壁就老實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