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九章 懷王獨與佞人謀 (上) (第2/2頁)
茶盞被狠狠的摔落於地,李忱猛地站起身來指著令狐綯憤怒的咆哮,令狐綯也是一愣,雖仍不清楚根由,可他還是立即伶俐的從坐榻上滾下,不停埋首請罪。
李忱很少會這般失態,但是憤怒,委屈,甚至是迷茫壓的他幾乎無法喘息。
登基之時他很堅定的認為大唐的癥結就是黨爭,文宗皇帝曾言:去河北賊易,去此朋黨難。即便是對那個侄子他不大看得上,不過這番話李忱倒極是贊同。
想要平亂治順,朝廷必要一心,而只要君臣一體,那麼勿論是內臣還是藩鎮,些許時間總能平定。
可這幾年發生的事情讓李忱失望透頂,李黨沒了,李德裕死了,李黨的骨幹也多被貶死,朝堂上再也沒有什麼擾人的黨爭,然而君臣可曾同心?
沒有,不僅沒有,反而這滿朝文武懈怠了,得過且過一般混著時日,待混跡的無聊時,便又重新勾心鬥角爭執起來。
馬植勾結內臣,白敏中本就是小人,崔鉉一門心思想要當個權相,早先的“鄭楊段薛”便是他的黨羽。而餘下的幾位,杜悰看似與世無爭,心底的算計實則比誰都深。盧商倒有些才能,卻又是個病秧子,至於身前的令狐綯~,哼,本事多半都用在如何壯大家族上了,所以這群碌碌無為的臣子到底有什麼用?怎麼就不能專心於王事呢?
早前好歹尚有鄭光這位母舅可以倚重,但現在~。
唉!
李忱悵然的跌坐了回去,無奈,矛盾的無奈。
作為天子,坐看臣子爭鬥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制衡手段了,這幾年來李忱也是樂見如此。但是另一方面,隨著江山日頹,他又迫切的希望能夠重振朝綱,文武百官齊心協力的輔佐他振興大唐。
孰輕孰重?
臣子一心他這個皇帝會怕,怕會失掉權柄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可群臣爭鬥不休敷衍政事,大唐又何日方能復興?又幾時將會亡國?
孰重孰輕?
“聖人~,臣,臣有話說”。
聽著天子重重坐回的聲響,又是抬眼偷偷瞥掃了一下,令狐綯壯起膽子小心的問到。
“呵~,哎,說吧,子直但說無妨,朕~,朕方才失態了~”。李忱微昂著頭,一雙失神的眼睛也不知在看什麼,只滿是疲憊的隨意應和了。
“聖人,臣非託辭,實是于軍務有疏~,故而不敢妄言毀損國事。然~,臣以為,武寧能否平定,在乎利,勢。若使利誘之,以勢壓之,再擇選一位相宜的主將,想來應會得勝”。
李忱聞言似有所動,思慮了片刻復又追問:“哦,當下朝堂中誰人可用”?
“李廓,田牟,康季榮”。
“咦~,子直,仔細些說來”。
“是”。
喜歡唐徒請大家收藏:()唐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