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帝國榮光照耀四海(七)

加入書籤

華帝國皇帝張平安要巡視戰場的聖旨下達到各參戰戰兵營,普通將士倒是歡欣鼓舞,可把一幫戰兵營主將們緊張的夠嗆。請百度搜尋隨著利刃營八千騎兵淹沒羅斯主帥陣位,這場大戰可以說全勝沒有絲毫懸念。戰兵營將領最害怕在自己防區出現對皇帝未知的威脅,他們紛紛下令對戰場再次清掃。所謂清掃只是一個好聽的名詞,其實是叫手下將士們殺絕隱患。華軍搞戰後屠殺乃是慣例,要想杜絕隱患最好的辦法是砍去敵人的頭顱,反正戰後華軍要堆砌京觀,提前做不僅讓皇帝開心還能預防刺客出現。只是殺人遠殺豬要難得多,所以在戰勝羅斯大軍後華軍戰兵先是將負傷不重的傷兵與老弱一道驅離戰場,至於那些重傷之人只能躺著冰冷的土地絕望地等待死亡降臨。

為防止個戰兵營之間因爭搶人頭軍功發生衝突,參謀部第一時間派遣督察隊為各戰兵營劃定防區,並收集各部繳打掃戰場獲得的金銀珠寶。畢竟皇帝張平安是一個喜好財貨的老摳,雖然這些財物皇帝本人也只能過過眼癮,卻不妨礙他老人家享受財去人安樂過眼雲煙意『淫』般滿足感。直到利刃營騎兵攻陷羅斯主帥指揮陣位,華軍才知曉指揮羅斯大軍的統帥居然是個鬍子都沒長齊的娃娃。華軍將士對於娃娃統兵打仗並不驚,畢竟他們的統帥張平安起兵抗擊女真和蒙古人時也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娃娃。利刃營圍捕羅斯統帥彼得時遇到了怪事情,彼得在無力抵抗的情況下選擇了交出佩劍投降。本來這事很正常,怪怪在羅斯統帥彼得投降後向華軍提出了投降條件。彼得承認羅斯大軍戰敗,希望華帝國皇帝允許他帶著父王和陣亡貴族們的遺體回到故土。

東西方化差異在彼得提出投降條件後讓華軍都統領胡明都感到有些蒙圈,按照東方人的觀點,戰敗一方沒有任何條件可講,除非是勝利一方統帥特別大度。以胡明對皇帝張平安的瞭解,好像皇帝從來都沒對敵人大度過。更何況羅斯人曾經主動出征破奴城,在兀禿刺戰役時更是造成了破奴軍都統領許梁陣亡,這個仇恨皇帝張平安一直都惦記著。因此,胡明在回過味來後下令在戰場最高處樹立一個木樁,將羅斯統帥彼得綁在面等待皇帝的處罰。利刃營都統領胡明是個聰明人,懲處敵軍最高統帥乃是皇帝的專利,身為臣子要想今後一家老小活得滋潤得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僭越本分。都統領胡明心目能給予他全家榮華富貴的皇帝張平安走出指揮平臺後,在三千近衛騎兵的保護下巡視戰場。雖然張平安一直都不太喜歡排場,可近衛們騎乘的顏『色』統一的戰馬還是彰顯了皇帝的身份。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很有可能是唐僧這句格言張平安說了多年,搞得一幫熟讀經典的人們也沒查到出處。直到皇帝給兒孫們將泰西故事,大傢伙才知道這個典故的來歷。皇帝出行喜好騎乘黑『色』戰馬,他最貼身的八百近衛也一水黑馬,要是皇帝不穿著表『露』身份的戰袍,混在黑『色』盔甲人群一般人搞不清楚誰是皇帝。當然了,戰役即將結束張平安再也不用遮遮掩掩,他穿五狼頭戰袍先是去了隨軍醫署營地。作為一軍統帥看望戰役傷員也是華軍傳統,這將提升統帥在受傷將士心目留下深刻且不可磨滅的印象。特別是那些做完手術的重傷員,皇帝張平安更是會到他們身邊俯下身在耳邊輕輕地說一句:“老子不准你死,是閻王爺都不敢收!”

不得不說人的精神寄託無強悍,皇帝張平安霸氣的言語往往能將許多重傷將士從死亡邊緣拉回來。這些人一旦傷好會向周圍人吹噓,他們其實已經走到了地獄入口,是統帥張平安硬是把他們的魂魄從小鬼手裡給搶了回來。本來華帝國破奴城地域的人都視張平安為神仙下凡,他們一致認為神仙向地獄小鬼發話當然管用。這些傷兵好了之後很自然成為了皇帝張平安最為堅定的擁躉,連帶著他們的後代也會傳揚皇帝的恩德。至於那些沒能活過來的重傷員只能怪他們運氣不好,畢竟皇帝再是神仙這麼多人也不一定都照顧得過來,善良的百姓失去親人也不會怪罪皇帝。特別是皇帝多年來親自祭奠陣亡將士,百姓們都相信有神仙皇帝張平安的照應,他們的親人即便是去了閻羅殿也會及早投胎重新做人。

皇帝張平安看望輕傷員愉快多了,別看張平安當了皇帝,他嘴在這個時候永遠是喜怒笑罵間髒話連篇。華軍將士都是直腸漢,皇帝用直白的語調跟他們聊天簡直是天大的幸福,這些傷兵恨不得明天出營以報效皇帝的知遇之恩。陪同皇帝巡視的趙國公古新默默地看著皇帝的表演,他內心不住地感嘆,皇帝還真會忽悠人,安撫軍心這一招用了這麼多年還這麼管用。視察完醫署大營,皇帝一行開始從路進入硝煙殘存的戰場。華軍救援得力輕重傷號早運到醫署,陣亡的將士則被送到主營洗去血汙裝殮,戰後皇帝將帶來所有將領親自祭拜。因此,戰場橫七豎八散『亂』的屍體全部都是羅斯人,至於說打死的戰馬牲畜正被華軍大營的奴隸收拾,這些牲畜將會作為奴隸們的口糧。空氣充斥著血腥和硝煙混雜的味道令人作嘔,而眼睛四下張望時不時揮手對將士們歡呼回禮的皇帝張平安卻食如甘怡,將這一切看做是勝利饕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皇帝張平安陶醉在獲勝後的喜悅,陪伴在他身邊的參謀長古新乘著張平安心情不錯,好意地向其諫言道:“陛下,這場戰役雖然我軍大勝,可督辦處報作戰所需銀錢只夠維持一月有餘,咱們下一場對戰奧斯曼的仗該咋辦呢?”

聽到古新的話語,張平安轉臉朝向古新,在他臉看不出絲毫的擔憂反而呈現狡黠地微笑。皇帝自信的表現讓古新啞然失笑,華帝國最善於聚斂錢財之人非皇帝莫屬,他提出這個問題真有些杞人憂天的味道。皇帝張平安將巡視戰場目的地指定在羅斯主帥所在位置,整個護衛隊將士們大都猜到羅斯主帥彼得最後的結局。利刃營都統領胡明帶著五百護衛騎兵前來迎駕,他滿是皺褶的臉龐『露』出謙卑地笑容,看著這張得意且又極力想隱藏內心衝動的笑臉,古新恨不得拿鞭子抽他。皇帝張平安很顯然看出了胡明內心的想法,這個滾刀肉無非是藉此表『露』其今日戰功,進而為自己和利刃營將士們討要些好處。人情世故已然成精的皇帝張平安面『色』平淡,他對胡明施禮僅僅抬了抬右手的馬鞭算是回禮。隨著皇帝的馬鞭指向高處,胡明立刻撥轉馬頭閃到皇帝身後。

皇帝駕臨利刃營官兵不敢怠慢,戰場遺留的敵軍屍體不能搬動是為了彰顯華軍赫赫軍威,不妨礙利刃營將士們砍去屍體頭顱。滿地都是無頭屍體雖然血腥,卻極為符合皇帝的重口味。果不其然,皇帝對此非常滿意,他在去往山地的路途還與認識的將領打招呼。都統領胡明則一面介紹利刃營作戰過程,一面用耍笑的語氣講述了羅斯統帥彼得投降後的請求。心情大好的皇帝張平安本想殺了彼得以絕後患,此刻他到有些同情彼得的境遇,張平安正考慮是否將這個孩子送回帝國囚禁,畢竟張平安起兵時彼得還小了幾歲。走入捆綁彼得的高地張平安舉目四望,該地視野良好可將方圓數十里範圍盡收眼底。只見一隊隊對黑甲華軍將投降的羅斯人圈在數百個大小不一的區域,步兵在內圈騎兵遊弋於外,紅盔督查正指揮步兵甄別降兵。

年輕羅斯女人一分出來,被外圈騎兵抓住提戰馬橫壓在馬鞍之,這些年輕女人將會被押入各戰兵營軍寨。羅斯戰兵身的盔甲和武器也被收繳堆積在一起,漸漸形成一座座小山。這些華軍看不眼的東西,皇帝張平安打算廢物利用準備發賣給泰西潛在的盟友。華軍下一步將對陣奧斯曼帝國,泰西南面的希臘國被奧斯曼人給滅了,這麼多年來希臘人一直想要復國。奧斯曼帝國信仰教,已經與泰西教廷衝突了數百年,華帝國要征討奧斯曼人希臘人表現的最為積極。早前華帝國皇帝張平安與教廷達成了協議,華帝國在攻佔奧斯曼帝國都城伊斯坦布林後,將放棄奧斯曼帝國佔據的泰西領土。為此,雙方約定在戰後舉行和平談判劃定邊界,戰前希臘人可從華帝國購買武器用於與奧斯曼人作戰。

遠觀之後張平安回眼看了看綁在木樁的彼得,這個孩子面『色』蒼白神情驚恐,曾經乾淨整潔的頭髮『亂』如鳥窩。被五花大綁的彼得被張平安的陰鷙的目光刺得抬頭望天藉以逃避,而這時張平安從彼得的這個動作發現了胡明耍的小聰明。捆綁彼得的木樁只到了他的脖頸處,要是張平安想親自斬殺彼得刀鋒所過不會被木柱所阻攔。在張平安猶豫殺不殺彼得之際,一騎情報處快馬送來緊急軍情,帝國新疆行省爆發大範圍暴『亂』,看罷新疆行省的軍情令皇帝張平安看完陷入狂怒之。

喜歡草原黑暴請大家收藏:()草原黑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