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帝國榮光照耀四海(十三)

加入書籤

華軍水師武裝貨船在海戰與奧斯曼主力戰船之間發生的戰鬥,在經歷了二個時辰之後終於引起了央水師提督張森的注意。請百度搜尋也不怪提督張森發現的晚,他太過專注於船隊當面之敵。奧斯曼船隊裡面戰船跑得快,當張森重組隊形準備追擊之際,航速慢的奧斯曼龐大貨船船隊正好出現在其西面。當下,身為華軍央船隊主將的張森必須做出抉擇,是繼續追擊跑遠的奧斯曼戰船還是留下來殲滅敵貨船。海戰與陸戰的另一個不同點在於戰爭的程序緩慢,追擊敵船快的要二三個時辰,慢的話可能需要一到二天。當“平安”號桅杆頂部平臺觀察哨急報,奧斯曼船隊西面出現黑『色』船帆,可能是華軍船隊在接近敵船隊。提督張森想當然認為,這或許是車世順右翼船隊正堵截敵戰船船隊。按照張森對央船隊戰船的瞭解,副提督車世順船隊完全有能力消滅逃離戰場的大多數敵船。

提督張森的自信還來自於他早前的戰場佈置,根據時間風向張森預計搶佔風口的華軍貨船船隊應該抵達預定陣位,車世順戰船船隊與貨船船隊相配合一定可以堵住奧斯曼戰船船隊。基於這個判斷,提督張森下令本部戰船和後方武裝貨船全部壓,徹底剿滅奧斯曼貨船船隊。與此同時,位於南方的華軍左翼船隊也開始轉向北方,從敵船後方追擊奧斯曼貨船船隊。好運氣總是向著實力強大的一方,華軍水師南方船隊船首重炮砸入奧斯曼帆船隊形,一發直接命將這艘三桅帆船打得火起。另一發打在敵帆船右舷一丈不到形成了近失彈,把這艘帆船水線位置開出一個口子,洶湧的海水隨即灌入船艙底部。今日海戰華軍央水師雖然戰前謀劃精細,然而戰場形勢變化萬千打從早到現在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貨船管帶金國忠及其水手們是今天『亂』戰最大獲益者,奧斯曼水師主將莫爾契眼看著前進道路出現龐大的華軍船隊,他想繞過戰場從西北方突圍。莫爾契要想達成這個願望得加快航行,還得躲避所有的華軍帆船。作為一個海航行的老手,莫爾契深知海戰的危險。特別是華軍帆船火炮犀利威力巨大,要是他的帆船挨一發,別說跑了很有可能直接沉沒於海底。只是在莫爾契坐船右舷出現的華軍武裝貨船橫切於航道好似不想放過他,但華軍貨船好像受傷不輕,歪斜的船桅杆蜘蛛般『亂』掛的船帆繩索給予了莫爾契作戰勇氣。半天沒有開一炮的莫爾契帆船在接到作戰軍令後忙碌起來,炮手們忙碌地調整火炮『射』擊角度,水手們則拿起近戰刀斧準備跳幫戰鬥。冬天海戰對華軍火炮來說好處多多,陸戰因火炮連續發『射』需要自然冷卻。

海戰火炮因炮擊間隔時間長,一般不需要特別關注火炮冷卻問題,只要及時清理炮膛殘渣。管帶金國忠在望遠鏡看到了奧斯曼三桅戰船備戰情況,他此刻自信心爆棚而炮手們剛剛經歷過實戰,正處於亢奮狀態他們一點也沒有把奧斯曼三桅帆船火炮數量放在眼裡。今日海戰金國忠帆船被敵方火炮擊二十餘發實心彈,卻並未對船體造成實質『性』損毀,但是要搶修損毀的甲板和風帆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隨著雙方帆船接近,管帶金國忠已經能從望遠鏡裡清晰看到奧斯曼人聚集甲板,他們手明晃晃的刀斧表『露』近戰意圖。從各自帆船人數看金國忠帆船遠不如對手,他也不會傻乎乎地與敵人展開最為殘酷的跳幫肉搏。待奧斯曼三桅帆船離自己貨船還有五里之際,金國忠下令帆船右轉讓左舷甲板火炮對敵開火。十二門火炮依次怒吼,彷彿巨龍在『迷』霧噴出火蛇。十二發圍繞奧斯曼帆船爆炸,形成噴泉般彈柱徹底包裹了奧斯曼主將莫爾契三桅帆船,這場噴泉表演好看是好看是沒啥戰果。

關鍵還是管帶金國忠實戰經驗不足下令太過著急,使得帆船火炮並未切入最佳『射』程,造成了十二發要麼打遠要麼打近。管帶金國忠深知這世界沒有後悔『藥』好吃,既然左舷火炮沒有取得戰果,金國忠讓帆船繼續轉向好亮出右舷火炮對敵船繼續攻擊。在轉向的過程金國忠帆船尾炮對準了奧斯曼三桅帆船,主炮手估算了提前開火時機果斷髮炮。本來華軍帆船尾炮與主炮的角『色』都差不多,都是屬於雞肋在海戰盡幹些『騷』擾的活兒,究其原因還是數量少不能形成火力覆蓋。今天金國忠貨船運氣絕佳,這發炮彈雖然高飛卻擊了奧斯曼帆船後桅杆頂端。只是這發沒有爆炸,被擊的桅杆向下折斷其頂部,把奧斯曼主將莫爾契的左耳朵掛飛。桅杆下落巨大的衝擊力裹挾著數根船帆繩索,將莫爾契和身邊侍衛擊出三丈遠,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整艘帆船航行偏移。這一變化帶來的後果是,把奧斯曼三桅帆船船身側面亮了出來。

本來奧斯曼船隊主將莫爾契主船的船首對著華軍貨船目標並不明顯,剛才華軍貨船炮擊未能達成戰果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奧斯曼帆船這突然一轉向正好暴『露』了其寬大的側面,而金國忠帆船轉向過後右側船舷火炮正對敵船。奧斯曼帆船反應不慢他們在金國忠貨船開炮前率先炮擊,三發實心彈擊穿貨船船帆一發擊船首。實心彈砸在木質船體碎木橫飛數個炮手應聲倒地,位於船尾指揮的金國忠臉部也被碎木扎傷血流不止。此時的金國忠根本顧不擦拭臉血流,他忍住疼痛下達還擊的軍令。這次炮擊時金國忠帆船離敵船三里半,正處線上膛火炮最佳『射』程,猛然迸發的再次包圍了奧斯曼帆船。三發鑽入奧斯曼帆船內部,巨大爆炸騰飛起十數丈高的火球,進而引起了連續殉爆炸得敵船四分五裂。奧斯曼主將莫爾契的帆船在持續不斷的爆炸沒入海底,也宣告這場海戰進入尾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戰爭永遠是政治的延伸,華帝國皇帝張平安本在與羅斯人決戰後曾經打算再當一次綁匪,他沒有斬殺羅斯主帥彼得,而是想用活著的彼得向羅斯王國索要贖金。皇帝張平安不要臉的行為遭到了趙國公古新的堅決抵制,他數次直面勸諫皇帝,要為華帝國儲存顏面。在趙國公古新看來,華帝國乃是當今世界最為強大的國家,皇帝本人應該摒棄早年間土匪做派,當為天下百姓之表率。趙國公古新的進諫並未打動皇帝張平安當綁匪的心思,在張平安眼裡戰勝一方向戰敗者討要賠償天經地義,古新那些看似義正言辭的說教一點都不實惠。好在情報處統領張無忌送來的一份諜報,化解了這個即將發生的醜聞。根據情報處戰後審訊羅斯俘虜瞭解到,羅斯人為這場國戰掏幹了家底,他們將國家所有黃金都帶在身邊。也是說現在的羅斯王國窮得響叮噹,他們即便是想贖回太子彼得也沒有這個能力。況且這場大戰過後羅斯王國和太子一死一俘,羅斯王國內部很有可能推選新的國王。

在華帝國曆史北宋滅亡之後,宋高宗趙構內心最害怕迎二帝之類口號。要不然岳飛提出直搗黃龍迎二帝還朝,被宋高宗所忌恨枉死於風波亭。作為一個皇帝,張平安的立場是站在宋高宗趙構一邊,雖然岳飛曾經是他偶像卻也讓他警惕有實權的武將。歷史與羅斯王國現在狀況相同的例子很多,情報處統領張無忌的變相進言打動了張平安,羅斯太子彼得因此被處死。身為一個之君的皇帝張平安之所以要當綁匪,主要還是大戰過後繳獲的金銀不足以支撐今後的戰爭。打仗是一個非常費錢的買賣,加華軍下一步還有一個更加強悍的對手奧斯曼帝國,籌措作戰銀錢成為當務之急。情報處統領張無忌與猶太人的會商進展緩慢,這幫老『奸』巨猾的猶太人看出華帝國缺錢,他們想坐地起價花七萬兩要求拿到聖城耶路撒冷。這點小錢還不夠華軍塞牙縫,皇帝張平安下令不再與猶太人接觸,他要將這塊肥肉賣給泰西教廷。

至於皇帝張平安如何打算撈取錢財,這些與帝國新疆行省發生叛『亂』來是小事。皇帝下明詔任命楊威為平叛行軍大總管,統管來自帝國北方的數路大軍。同時,皇帝聖旨還讓楊威兼任新疆行省總督,等於是將新疆行省的軍政全部交給了楊威。皇帝張平安對總督楊威的要求是,整個新疆不能看到一個叛『亂』奴隸,要保證新疆行省三百年不再出現『亂』匪。皇帝的這道聖旨殺氣騰騰,擺明了是要將所有叛『亂』的蒙古人和畏吾兒人趕盡殺絕。為配合這次軍事平叛,皇帝在旨意鼓勵乞兒吉思等北方漢人加入平息叛『亂』的行列,制定了重新分配新疆行省草原土地的政策。這道聖旨一出,帝國乞兒吉思地域裡的漢人熱情高漲,他們紛紛帶著自己的兒子驅趕牛羊向金山山脈北麓彙集。畢竟新疆行省的氣候條件遠乞兒吉思地帶要優越許多,是個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環境。

喜歡草原黑暴請大家收藏:()草原黑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