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2章 宋遼終極大戰,正在載入中 (第2/4頁)

加入書籤

趙頊本不想戰,想著讓遼國像高麗那般慢慢腐朽,不攻自破。

但從目前來看,顯然是不可能了。

“若他真想戰,那朕便陪他戰!”趙頊喃喃說道,有些煩憂。

滅掉遼國並不難。

但是遼國那麼多的土地與百姓,實在是不易處理。

就像是自家的田地剛剛種上麥子,一切都很美好。

然後突然得到了一堆雜草叢生,土壤裡還有石頭樹枝的廢地,要讓其變成良田,相當費工夫。

估計會讓朝廷至少頭疼好幾年。

當即,趙頊下令,命河北禁軍監視著遼國的動靜,不可懈怠練兵。

另外,西北禁軍和中央禁軍也在慢慢地朝著燕雲地區集結。

至於糧食、兵器、鎧甲、甚至戰馬,大宋根本就不缺,只要遼國想引戰,大宋隨時奉陪。

這一仗,預計是無法避免了。

……

又一日,又到了朝廷慣常的朝會。

趙頊坐在龍座上,看到王安石等人都是雙眼冒光,便知道這些人,肯定又想出促進“民不交田賦而國用足”目標的策略了。

這些天。

中書衙門的白牆上,貼著一行大字:民不交田賦而國用足。

官員們的討論聲,從早到晚,非常激烈,都在努力思索著促進此目標實現的策略。

近期,官員們也都不再單打獨鬥了,策略基本都是集體的智慧。

這一點,讓趙頊甚是欣慰。

當下的大宋,只要不出現黨爭,君臣同心,那就會一直走上坡路,越來越好。

很快,王安石站了出來。

“稟官家,臣與諸位同僚擬定了一份名為《富宋八法》的變法新策,請您過目!”

“哦?那朕定要好好看一看!”趙頊從手裡接過奏疏,認真看了起來。

片刻後,趙頊合上奏疏,道:“王副相,你仔細講解一番,讓眾卿都聽一聽。”

“臣遵命。”王安石站在了大殿中央。

“其一,朝廷應鼓勵商人行辦大型工廠,為某些工廠的廠主免除部分賦稅。”

“商貿的繁榮,實則來自於手工業的進步,比如瓷器製造、釀酒、煉鹽等。必須讓這些廠主有錢賺,讓下面的工人吃飽飯,才能令我大宋的各種物品迅速增長。”

“其二,鼓勵百姓生育,當地官衙直接獎錢,若有溺嬰者,必給予重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大宋人口若過億之數,大家想象那將是什麼場景,一人出一文錢就能養活無數貧困人家,人足夠多,我們才能成為與世無雙的超級大國。”

“其三,朝廷應大力發展旅遊業。

“將華山、嵩山、西湖、汴河兩側等風景都再裝飾一番,讓富人們有處去,能花錢,錢唯有不斷流動,百姓們才能夠越來越富!汴瓊號就是最好的例子,其為瓊州帶來的財富尤為巨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