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雲密佈 (第1/3頁)

加入書籤

百年未曾見過戰火的關中,近日裡也是多少聞到了大戰將來的氣息。

先是武安侯攜太子入西京,並隨之組建了關西諸道兵馬大元帥府,並從西京留守雍王手中接過了整個關中的軍政大權。

關中包括巴蜀隴右朔方的戰事,民政,軍府,都可一言而決。

這種權柄,哪怕是傅津川的祖父,都沒有拿到過。

甚至是有晉一朝,武將第一人。

而傅津川不過三十有餘。

剛剛組建完成元帥幕府,立馬就開始了戰前準備的運轉之中。

從蜀中益州刺史任上被徵調為長史的許應龍,馬不停蹄的趕到西京,剛一到任就帶領這一應書吏清點關中所有的糧倉的存糧情況,以及西京武庫內庫存的甲胃、弓失、槍矛等武備。

此外還要跟西京留守府對接關中各處的人丁戶籍,因為涉及道大戰需要轉運糧草,需要從何處徵調民夫,一個州縣能徵多少而不耽誤正常的農事...

幾位參軍王閭丘、張杲、李法主等,則是圍著輿圖、沙盤以及匯總各處的戰報、情報,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出戰略和戰術方面的謀劃。

而傅津川從上京帶道西京的將校約百餘人,其中多是其舊部,如鄭逢春,馬山保,蔣武、龐雲,劉敞、劉敕,雷衡,周世澤,曲九郎,盧宏威等,已經拿著徵兵手令去關中各軍府徵召健兒。

朔方節度使薛琮,河西節度使盧懷玉,在傅津川入京後行節度事的隴右節度副使李求仙,以及華州都督賀拔旭,都已經入西京等候召見。

這時候千鈞重擔壓在肩上的關西諸道兵馬大元帥、驃騎大將軍、上柱國、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假黃鉞、武安侯傅津川,就在節堂的帥桉上埋頭桉牘之中。

作為本朝已經站在頂點上的武人,無論接下來是誰家天下,只要他想,就憑他現在手中的本錢,想要謀場富貴都不難。

甚至割據一方,裂土封王,都不在話下。

而這時候,若是還想這些,那傅津川也不會有今天這般功業和權勢。

自先帝宣嘉十四年開始隨父戍邊河西,到現在的正熙六年,他從軍征戰將近二十年。

大小百餘戰,未逢一敗。

這也造就了他百戰驍將的蓋世威名。

甚至他現在要面對的敵人們,都是他曾經擊敗過的。

青唐拓跋戈、拓跋犍、青誼節鬼章、論日朗,北境的失烈門、疏虎、金河、仁保。

他們在各自的國度,是英明睿智的君王,是驍勇善戰的武士,是足智多謀的智者,是戰無不勝的將軍。

但在傅津川這裡,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手下敗將。

也正是如此,傅津川相信這些人絕對會非常想要贏,以此來雪過去十幾年中的戰敗之恥。

因此,他不敢掉以輕心。

並且,現在面臨的局勢,也容不得他鬆懈。

即便是將隴右、河西的精兵抽調回大部,朔方也在陸續收攏了兩萬餘人,加起來也有十餘萬邊軍。

且都是常年駐防在邊鎮的精銳。

關中原有十萬軍,訓練有素,可堪一戰。

他從上京帶過來不足萬人,這是他這個元帥府所能呼叫的全部軍力,合計二十六萬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