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雲密佈 (第2/3頁)

加入書籤

但這二十六萬人,西京、武關、蕭關、陝州等戰略要地就需要六萬左右軍力駐守。

也就是能呼叫二十萬左右的軍力來進行作戰。

而根據幕府參軍們的預算,和各處情報軍報匯總,所得出的結果是一樣的,西北二虜會呼叫超過五十萬大軍進軍關中。

以少勝多的仗,他並不是沒打過。

甚至兵力多寡,從來不是取勝的先決條件。

重要的是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所以他這個主帥一頭扎進了桉牘之中,他要知道這次歸他節制的所有將校姓甚名誰,籍貫何處,軍功幾何,用兵習慣,過往履歷,以及他們說統屬的部曲戰力強弱...

超過二十萬大軍,他不能做到事必躬親,但在關鍵時刻,得知道誰能用,誰不能用。

誰善於防守能使將士眾志成城,誰能長途奔襲而讓軍士們不辭辛苦心無怨言。

誰又擅長攻堅,攻無不克?

這些他都要透過將領們的過往履歷去探尋一二。

一句話,他要對麾下軍馬,如臂使指。

此外,還要了解敵軍的將領。

他們的作戰習慣,戰法路數。

是喜歡夜襲還是善於正面作戰?

亦或是喜歡分兵而進?

還有他們在這一路大戰之中又做了多少殺孽?該記上多少血債?

無論是大晉朝廷,還是他傅津川,從來都是不肯吃虧的。

有仇,就得報。

關中這邊的戰備持續進行中,朔方和隴右的青唐人和北境人也終於開始有了動作。

正熙六年二月,尚在春寒之中,西北二虜動用了將近六十萬大軍,兵分三路,進軍關中。

東路,金帳汗國暗班勃極烈留只哥、親王仁保率兩個豹師、八個鷹師十萬大軍,並裹挾了數萬流民攻陝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中路是金帳大汗毗沙門、青唐大君拓跋戈來兩人合併三十八萬,號百萬大軍,攻延州、鄜州。

西路則是青唐名將青誼節鬼章以及大君之弟拓跋犍率軍十二萬,攻涇州、慶州

“陝州東據崤山關連中原腹地,西接潼關、秦川扼東西交通之要道,南承兩湖,北對河東鎖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來兵家的要地。崤山、函谷、雁嶺分守三門峽的東、西、南三面,北面,是大河天險,關中、河東、京畿三地依陝州為界居河而治,陝州不能有失...”

軍情到西京之後,帥府節堂上,文武僚左,包括幾位節度使全部彙集,商議出兵方略。

“陝州有天險可持,且城高牆厚,糧草充足,只需數千精兵就可扼守...”

“那重點就在延州了,可慶州的之敵同樣不可掉以輕心...”

“慶州已不可守,不如棄慶州,守涇州,元帥,末將請命,只與我三萬人,必保涇州不失,元帥可率大軍北上救延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