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九十六章 音猶在耳 (第3/3頁)

加入書籤

而青誼節鬼章也不愧是青唐名將,他在將本部調出之後,後撤三十里至大谷口下寨,列陣而守,隨後令拓跋犍和論日煦收攏敗軍,最後成功聚攏近八萬人。

在與晉軍主力交戰的第一日,十二萬青唐大軍就損失了四萬人。

這四萬人之中有逃散者,但晉軍在戰後清點戰果就得到了斬首三萬級。

沒有俘虜。

這是戰前傅津川就交代各部的,所以晉軍鐵騎皆不受降。

否則降兵可能會超過目前晉軍在涇州戰場的人數。

之所以仗只打了半日,晉軍就放棄了擴大戰果,並非是鬼章列陣在大谷口,掩護青唐敗軍。

而是因為晉軍鐵騎是一路奔襲而來。

血戰半日,人馬的體力都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若是強行衝陣,即便能擊破鬼章所部,讓青唐軍徹底潰散,晉軍自身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反而不美。

傅津川很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

全軍依城下寨,傅津川也沒有進城,守將馬玉鱗出城拜見之後,雖然沒有任何戰功,只是坐看友軍把青唐人殺的大敗,就被傅津川誇讚了一番。

至於仇鴛,自然是首功。

七百勇士夜襲,讓青唐大軍損傷萬人便是直接的戰果,更是為白日裡的大勝奠定了基礎。

因為戰事還遠未結束,所以慶功宴也從簡,全軍將士飽餐一頓肉食,沒人只分到了半斤酒水。

將士們倒是沒什麼怨言,畢竟跟著武安侯出征,從不會剋扣軍餉賞錢和軍糧酒肉這等。

大戰之時沒發下來份額,日後也必定會給補上。

至於青唐人,此刻早就沒了昨晚的意氣風發。

“武安侯之威,今日得見,方知‘晉國雅羅珊’之稱名不虛傳,我們既然吃了敗仗,損兵折將,將士們士氣大喪,這仗已經打不了了,我們退兵吧...”

說這話的人,名叫六指鄉盆達。

在昨晚,還聲稱晉人都是怯懦之輩,不足為懼。

這一切的變法,僅僅過去一日而已。

對於此,拓跋犍和論日煦都默然不語,青誼節鬼章則略帶嘲諷的看著六指鄉盆達。

彷彿昨夜的某些話並沒有被這一日的血雨腥風洗去。

音猶在耳啊。

喜歡一世驍雄請大家收藏:()一世驍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