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九十九章 終 (第1/3頁)

加入書籤

還政。

這是上京城目前議論最多的事。

眼下已經是建炎十二年了,眼看著就中秋了。

自從先皇正熙皇帝託孤,這大晉的天下就是兩個人說了算。

這要是兩個權臣,恐怕早就是一山難容二虎的局面了,

但總有例外,這兩個人要是夫妻,那就變成另外一眾局面了。

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自從先皇病逝之後,皇帝就一直是大長公主趙元殊在照料,小皇帝趙延烈也視姑母為母。

宮裡內外,也都是趙元殊一言而決。

至於朝中,自然是武威郡王傅津川了。前些年,大晉可謂是主少國疑,江山破敗。

河東、關中、河北、隴右、朔方...大半個天下都遭了兵禍,百姓流離失所。

也正是傅津川先後將西北二虜和叛軍給掃平了,又陸續收復失地,讓四方安定。

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晉的江山社稷。

不然現在的中原,已經神州陸沉。至於大晉,可能已經偏安一隅。

因此被圈禁數載,在前年病故的齊庶人趙元槊說傅津川是“舉天下之英,尚不能與其爭。”

對於這位姑父,趙延烈是算是敬畏有加。

因為姑父總是對他很嚴格,找了很多先生教他讀書之外,還要學習騎射。

但越長大,趙延烈就越是明白姑父傅津川之所以對他嚴格,原來是為了讓他做一個好皇帝。

什麼是好皇帝呢?

以前懵懂的時候,趙延烈分別問過姑姑姑父。

姑姑的回答是:“於陛下而言,英武果敢,明辨是非。”

至於姑父的回答是:“臣不敢妄言君上,然我大晉百二十年皆是明君,陛下若想知道,可問詢翰林學士,諮問世宗與先帝舊事。”

意思嘛很明白,什麼是好皇帝,怎麼做好皇帝我是個當大臣的這東西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多問問你爺爺和你阿耶以前是怎麼做的。

在傅津川看來,雖然在位期間都不太平,但世宗和睿宗,都是有道明君。

他受世宗揀拔,封侯拜將。

又受睿宗託孤,執掌朝政。

幾十年間東征西討立下蓋世之功,說是再造晉室也不為過。

更難得的是他在輔政這十年來,始終不曾孩視年齡尚小的天子。

這讓他看起來,並不像個權臣。

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很難。

要知道先皇遺詔,可是命天子以父事姑父,以母事姑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