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 160 章 (第2/3頁)
嬸娘給她拿了個很大的塑膠袋,讓她摘那些嫩的葫蘆瓜回去吃。
她也沒客氣,摘了滿滿一袋,還摘了不少南瓜藤和紅薯葉,這兩個清炒最好吃了。
從養豬場下來,路上碰到去給荔枝打藥的村民又聊了幾句,今年荔枝豐産,她家那一大片荔枝樹也是一串串的,梁媽早上剛給打過藥。
其實給果樹打藥是很常見的,尤其是荔枝龍眼這些很容易招蟲子的水果,拿荔枝來說,從開花到成熟起碼要打三四遍藥,否則很難保證掛果率,要是家裡面只有一兩棵果樹,那就無所謂,最後能留下多少就吃多少咯,指望賣果賺錢那就必須打了。
荔枝本來也嬌貴,雨水多了不結果,雨水少了也不結,去年結多了,今年就懶得結了,掛果率是有很多前提條件的,花一落就要打第一遍農藥,這樣才能保證小荔枝果不被蟲子吃掉,等顏色開始變紅的時候還要打最後一遍。
她是覺得特別麻煩,而且掛果率極其不穩定,去年就勸梁媽沒必要在這上面花太多精力。
種柚子那陣風刮到鶴嶺村的時候大部分村民就把荔枝樹砍了種柚子樹,現在柚子不值錢了,又開始尋思把柚子樹砍了改種辣椒。
今年鶴嶺村的辣椒種植面積是去年的好幾倍,放眼望去全是紅彤彤的辣椒,一串串的掛在綠葉下面。
梁媽辣椒醬用到的指天椒今年全部都産自鶴嶺村,都是按市場價收的,根據品相分2.55.5斤不等的價格。
村民只用採摘,又不用大老遠背到鎮上去賣,這個價錢已經讓她們很滿意了,上半年就靠賣辣椒賺了不少錢。
她們對梁昭還是很感激的,要是沒有她開廠收辣椒,她們也沒地方能掙這些錢,所以每次看到梁昭回來,她們都會提點東西過去表示感謝,路上碰見了也會很熱情,拼了命的往梁昭的電瓶車上塞東西。
出去一圈帶回來好幾袋瓜果蔬菜,梁昭把電瓶車開到老屋,把多的菜瓜什麼的拿到大廚房去,都是剛從地裡摘的,水靈靈的看著都喜人。
這麼新鮮的瓜菜最受客人喜歡了,很多客人都會專門開車來買。
有一陣子沒看到梁昭,她也很少再下廚做菜,以前的老客都很懷念她的手藝,可惜現在吃不上咯,陳氏長房長孫女的伴侶總不可能再下廚給她們做菜。
下午還要去工廠,梁昭放下菜剛要走。
阿嬸就將她拉到角落,神神秘秘的不知道要幹什麼。
“我跟你說,你那個在粵西開廠的堂姑回來了,就住在十三姑家,已經好幾天了。”
以為是什麼事還非要藏起來說,梁昭不以為意。
“回來就回來唄。”
梁堂姑和羅珺幹的那些事她還沒有公開了說,知情人很少,倒不是她仁慈想放人一馬,實在是世人只同情弱者,她現在頂著多個光環,很多事做了就會被人無限放大,難保不會再牽扯出一場風波,公司正在上升期,她不想因為這些無關緊要的人再節外生枝。
見她還跟個沒事人似的,阿嬸就急了,又說:“哎呀!你不知道,她帶回來一個人,跟你……跟你老母年輕的時候長的一模一樣!村裡現在有些風言風語說你老母在外面還有一個女兒,比你還大幾歲。”
梁昭的瞳孔猛地收縮。
難怪剛才在路上碰到的幾個村民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原來是因為這件事。
可是,如果村裡都已經傳開了的話,為什麼梁媽沒跟她說。
“我媽知道了嗎?”
阿嬸搖頭,“這種事誰忍心跟你媽說啊。”
“真的長得很像?”
她早就知道梁母跟老情人有過一個孩子,後來把這個孩子送人了,她也是在調查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
怎麼梁堂姑會把人找來?難道說梁氏上一輩的人也是早就知道?偏偏就梁媽被蒙在鼓裡。
阿嬸不姓梁,但她嫁到鶴嶺村也很多年了,對梁母早些年的風流韻事多少也知道點。
第一次看到站在梁堂姑身邊的那個人她就預感不妙,太像了,簡直跟年輕的梁母一模一樣,要說不是親生的都沒人信。
“何止是像,就跟一個人似的。”
梁昭的臉色瞬間難看下來,“這件事不要跟我媽提及,也不用管那些人,隨她們去,長得像而已,世界上長得像的人多了去。”
她冷笑著哼兩聲,不管梁堂姑帶這個人來有什麼目的,她都不可能讓她們得逞。
梁母關在精神病院,沒有她的允許誰都不能探視,怎麼證明那個人跟梁母是親女關系?拿不出證據就是造謠,她能直接將人告上法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