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0章 第 160 章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160章 第 160 章

梁昭抽空回了一趟家。

梁媽又不願意跟她去市區常住, 說在那邊也沒有熟人,等她和陳蕪都去上班, 兩個孩子也上幼兒園了,梁媽一個人在那麼大一個房子裡都覺得孤單,還不如在村裡住,能幹幹活,有空了還能跟村裡人紮堆說話。

梁昭幹脆也由著她了,她想住哪就住哪, 只要她開心就好。

現在三姨五姨她們也住在新房這邊,原來是不住的, 是梁昭讓她們住過來陪梁媽,反正房間空著也是空著,她和陳蕪一個月也回不來幾次,每次都住不到三兩天就要走了,以後說不準回來的次數更少。

“媽,我上次給你買的鞋怎麼沒穿啊。”她看門口鞋櫃放的還是以前的舊鞋, 都開裂了。

她每次回來都會給梁媽買新衣服新鞋, 讓梁媽輪換著穿, 那些舊的破的就不要補了,扔了或者拿出去給大黃墊狗窩。

梁媽總是不聽,每次都說穿, 但每次都收起來不穿,還是穿舊的,新的收在櫃子裡壓根沒穿過,最後新的也收成舊的了。

“我幹活穿舊的就行了, 幾塊錢一雙穿壞了我也不心疼。”

梁媽日常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從鎮上那種趕集的小攤買的,很便宜, 樣式也不好看,顏色都是灰撲撲那種,但結實耐穿,特別適合農村幹活的時候穿。

梁昭也知道,可她買的也沒有多貴,一樣是從粵西的批發市場按進貨價跟老闆拿的。

倒不是她捨不得給梁媽買好的,而是這種便宜耐用的更適合在農村裡穿來幹活,不然你穿一身香奈兒下田插秧,人家都以為你是神經病。

“那些也沒有多少錢,都是批發價,你就踏實穿,收起來幹嘛啊,你看你這雙鞋都開膠了,硬邦邦的,穿著都劃腳,我給你扔了啊,拿雙新的出來穿吧。”

她二話不說就把那雙破舊的膠鞋扔進門口那個紙箱。

有人會騎著小三輪進村收破爛,所以村裡人平時都會把用不到的紙箱和塑膠瓶之類的攢起來等收廢品的人來。

也賣不了幾個錢,都是老人和缺零花錢的小孩在攢這些東西。

梁媽一直都有攢紙箱塑膠瓶的習慣,梁昭小時候為數不多的幾毛錢零花錢就是梁媽用攢下的這些東西換來的。

“還能穿的啊,扔了幹嘛。”梁媽很心疼,要去撿回來。

梁昭不給她這個機會,“都爛成那樣了,不要了,穿新的,我買了那麼多新的你不穿。”

梁媽就嘟嘟嚷嚷的唸叨起來,終究也是沒能拿回那雙舊鞋。

以家裡現在的條件是真不缺這一雙鞋的錢,梁昭一直跟梁媽說沒必要這麼節省,以前吃了那麼多苦,現在就是享福的時候了。

她在家吃過午飯就出門了,先去養豬場。

今年又新養了一批土花豬,數量比去年還多。

公司今年開發了不少新産品,爆漿芝士和黑椒這兩個口味的烤腸銷量比臘腸還高。

不管是烤腸還是臘腸,原料都是土花豬肉,無論是口感還是品質都比市面上其他品牌的肉類腸要好,就算價格高點也不愁賣。

養豬場的土花豬供應不上,現在都要從周邊收購成豬,所以從去年開始周邊幾個鄉鎮養豬的人驟然變多。

之前都覺得養豬要虧,豬價年年不同,一年高一年低,普通人的家底支撐不起這些虧損,幹脆就不養了。

看著豬圈裡這一頭頭矮胖的土花豬就像是金元寶,仗著翅膀就朝自己飛過來了,梁昭單腳踩在石頭上差點笑出聲。

負責在養豬場幹活的兩個人每天都把豬場收拾得幹幹淨淨,周邊空出來的地也都種上了瓜果蔬菜。

尤其是這個季節,紅薯藤和南瓜藤瘋長,天天摘都摘不過來,農莊的南瓜藤南瓜花都是從這裡摘的,還有順著樹幹攀附的水瓜絲瓜葫蘆,都老了也沒人吃。

梁昭拿一根小竹竿敲敲那 幾個老掉的葫蘆,“這也長得太好了吧,這麼多。”

藤蔓底下全是,掛滿了。

“我們隔兩天就澆糞水,下面還堆了幹糞,肥力足了就長得好。”負責的嬸娘笑說。

在養豬場幹活雖然辛苦,但一個月工資有五千多,每個月底還能分到不少米麵糧油,種在豬場附近的瓜菜要是吃不完也可以自己拿去賣。

自家種地需要肥料的也可以直接從豬場運下去,吃住也都在豬場,已經比很多人都強了,到外面打工的還沒有她們掙的多。

梁昭看了看挨近根部的地方,土壤確實肥沃,瓜藤的根有她手腕那麼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