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8章《危險臨近》a (第1/2頁)

加入書籤

蘇教授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神色略顯凝重“這是我們對這次超強地磁能量波的分析結果。這裡面確實存在一種不可思議的資料,因為它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之前的預估和想象……”

沈星雲微微皺眉,腦海中快速思索著,接著問道“你是說目前冰封實驗站還不足以產生如此巨大的黑洞引擎,如果能利用外太空小行星的某種特質,這個難題就有解了?”

“是的。”蘇教授肯定地點點頭,表情認真。

“小沈星群現在什麼地方?”林一洲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出聲詢問。

沈星雲站起身,走到顯示屏前,放上一幅星空圖,解釋道“就在這個位置,但我們遠遠低估了它的範圍。當初我們只是大致估算了它的主體大小,卻忽略了附加在它周圍的隕石,並沒有將這些隕石的影響累積計算在一起。”說著,他操作裝置,將大部分光線調暗,把一部分星空區域進一步放大,試圖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現在估計它的範圍有多大?”蘇春陽追問道。

“目前測得的資料是,它的核心直徑範圍至少在10到20公里,這還不算伴隨的其他殘骸。目前它已成功避開了地球最大的保鏢,木星的引力,正以每小時23萬公里的速度,氣勢洶洶地準備併入地球軌道。”沈星雲神色嚴峻,詳細地彙報著資料。

看著螢幕上顯示出來的小沈星執行軌跡,趙芯茹不由得捂住了嘴,驚問道“這豈不是離地球很近了嗎?”

沈星雲神色沉重地點點頭“是的,可以說它的先鋒已經到來。早些時候,姚奎他們那場空跑事故,現在基本可以確定就是遭遇到了小行星的撞擊,而其所患疾病主要的原因是車上裝有20躍動能量罐。”

蘇春陽聽聞,情緒一下子激動起來,聲音高了很多“我就說嘛,在喜馬拉雅山底下的那些特殊礦物質,也許就是它們吸引了小沈星群飛臨地球。”他轉頭看向沈星雲,急切地問,“按現在的計算,它們的主體還要多久飛臨地球?”

“可以說它們的前鋒已經到達地球,預計它的一部分主體到達地球的時間最快會在2000多天之內,也就是6年左右。現在它越來越近,並且速度還在加快,很有可能會有突發事件出現。”沈星雲眉頭緊鎖,仔細地估算著。

“也就是說,就像1994年美國天文學家尤金和卡羅林?蘇梅克夫婦在木星附近發現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一樣,如果小沈星群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所吸引,我們地球就會化險為夷?”蘇教授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

沈星雲嘆了口氣,無奈地回應“是的,當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被木星分裂成了21塊碎片。但現在的小沈星群不同,它們已經躲過了木星的引力,而我們連它們究竟有多少顆還不清楚。”

“不管有多少,我們地球的天基預警網遲早會給出準確資料的。”蘇春陽說。

“你說的是深空探測陣列和近地軌道預警衛星?”沈星雲問。

“對!就是部署在日地1/2拉格朗日點的50組引力波探測器與光學望遠鏡叢集,可提前5-10年發現直徑100米以上的潛在威脅天體的深空探測陣列,和擁有300顆低軌衛星組成的監測網路,利用多光譜成像與雷達測繪技術,對近地空間進行24小時動態掃描的近地軌道預警衛星。”蘇教授對這些瞭如指掌。

“那怎麼才能攔截住它們呢?”林一洲關切地問。

“據我瞭解,這個‘星球末日盾牌’擁有空基攔截層和地基防禦網。它們可以摧毀小行星,甚至將其氣化。”蘇春陽說。

“可那也只是對付單一的,個體的小行星。而面對一個行星群就沒那麼容易了。”沈星雲表。

丁伯年也加入了討論,問道“沈教授,小沈星群對穿越時空究竟有多大影響?能不能根據它軌道的變化,預測下一次喜馬拉雅地區的強磁暴的發生呢?”

沈星雲沉思片刻,回答道“按理說,根據它軌道變化是可以做出一些判斷的,但這太空看似永恆不變,實則充滿了變數。那正是‘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相對於宇宙上百億年的漫長歲月,我們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這裡面不穩定因素太多了。”

林一洲聽完,神色堅定地說“看來我們對小沈星群的監控力度還要加大,好及早做準備。同時要加緊研發如何在太空實施時空大挪移的行動方案,讓冰封實驗站為人類應對自然災害做出貢獻。”

會議接近尾聲,林一洲院長神情嚴肅,特別強調了保密制度“由於上次我們的疏忽,內部的絕密訊息洩漏,致使科考隊返回的路線被他人控制,至今檢查還沒有結束。這是一個嚴重的教訓,今後大家一定要加強保密工作,絕不能再有任何閃失。”說完,他示意吳雄發給與會代表每人一本保密手冊,大家紛紛接過,神情凝重。

剛剛散會,鶴雲飛的手機就急促地響了起來,來電顯示是西南特警總隊隊長鄭宏偉。他接通電話,鄭宏偉關切地問“鶴雲飛,你回來後感覺怎麼樣?”

鶴雲飛語氣輕鬆地回答“一切都好。”

鄭隊長接著說“我聽說,你在昆明的路上遇到過一些麻煩。”

鶴雲飛想起那次《冰封df計劃》書被劫的事件,又想起林院長說那檔案只是一個偽裝,心中不禁疑惑,都這麼久了,怎麼現在才來問?於是他如實說道“確實有這事。當時有人冒充警察想奪取《冰封df計劃》書,後來沒能成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