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獨步雲門 (第10/14頁)

加入書籤

回去,小兒已是死了的,但要煎的藥香,衝在那小兒鼻孔內,就醒將轉來。這名

頭就滿城傳遍,都稱他做李一帖。

從此後,也不知醫好了多少小兒,也不知賺過了多少錢鈔。我想李清是個單

身子,日逐用度有限,除算還了房錢、藥錢,和那什物傢伙錢以外,贏餘的難道

似平時積攢生日禮一般,都爛掉在家裡?畢竟有個來處,也有個去處。原來李清

這一次回來,大不似當初性子,有積無散。除還了金大郎鋪內賒下各色傢伙,並

生熟藥料的錢,其餘只勾了日逐用度,盡數將來賑濟貧乏,略不留難。這叫做廣

行方便,無量功德。以此聲名越加傳播。莫說青州一郡,遍齊魯地方,但是要做

醫的,聞得李一帖名頭,那一個不來拜從門下,希圖學些方術。只見李清再不看

甚醫書,又不親到病人家裡診脈,凡遇討藥人來,收了銅錢,便撮上一帖藥,又

不多幾樣藥味。也有說來病症是一樣的,倒與他各樣的藥;也有說來病症是各樣

的,倒與他一樣藥。但見拿藥去吃的,無有不效。眾皆茫然,莫測其故,只得覓

個空間,小心請教。李清道:“你等疑我不曾看脈,就要下藥。不知醫道中,本

以望聞問切,目為神聖工巧,可見看脈是醫家第四等,不是上等。況小兒科與大

方脈不同,他氣血未全,有何脈息可以看得?總之,醫者,意也。無過要心下明,

指下明,把一個意思揣摩將去。怎麼靠得死方子,就好療病?你等但看我的下藥,

便當想我所以下藥的意思。那大觀本草這部書,卻不出在我山東的,你等熟讀本

草,先知了藥性,才好用藥。上者要看本年是甚司天,就與他分個溫涼。二者看

害病的是那地方人,就與他分個燥溼。三者看是甚等樣人家,富貴的人,多分柔

脆;貧賤的人,多分堅強,就與他分個消補。細細的問了症候,該用何等藥味,

然後出些巧思,按著君臣佐使,加減成方,自然藥與病合,病隨藥去。所以古人

將用藥比之用兵,全在用得藥當,不在藥多。趙括徒讀父書,終致敗滅,此其鑑

也!”眾等皆拜,謝教而退。豈知李清身邊,自有薄薄的一本仙書,怎肯輕易洩

漏?正是:

小兒有命終須救,老子無書把甚看。

李清自唐高宗永徽五年,行醫開鋪起,真個光陰迅速,不覺過了第六年,又

是顯慶五年、龍朔三年、麟德二年,乾封二年、總章二年、咸亨四年、上元二年、

儀鳳三年、調露一年、永隆一年、開耀一年,一總共是二十七年了。這一年卻是

永淳元年,忽然有個詔書下來,說御駕親倖泰山,要修漢武帝封禪的故事。你道

如何叫做封禪?只為天下五座名山,稱做五嶽。五嶽之中無如泰山,尤為靈秀,

上通於天,雲雨皆從此出。故有得道的皇帝,遇著天下太平,風調雨順,親到泰

山頂上,祭祀嶽神,刻下一篇紀功德的頌,告成天地。那碑上刻的字,都是赤金

填的,叫做金書。碑外又有個白玉石的套子,叫做玉檢。最是朝廷盛舉。那天帝

是不好欺的,頌上略有些不實,便起怪風暴雨,不能終事。這也不是漢武帝一個

創起的,直從大禹以前,就有七十九代,都曾封禪。後來只有秦始皇和漢武帝兩

個,這怎叫得有道之君?無非要粉飾太平,侈人觀聽。畢竟秦始皇遇著大雨,只

得躲避松樹底下;漢武帝下山,也被傷了左足。故此武帝之後,再沒有敢去封禪

的。那唐高宗這次詔書,已是第三次了。青州地方,正是上泰山的必由去處,刺

史官接了詔,不免點起排門夫,填街砌路,迎候聖駕。那李清既有鋪面,便也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