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獨步雲門 (第9/14頁)

加入書籤

七十二年了。人世光陰,這樣容易過的!若是我在裡面多住幾時,卻不連這青州

城也沒有了。如今我的子孫已都做故人,自己住的高房大屋,大皆屬了別姓,這

也不必說起。只是我身邊沒有半分錢鈔,眼前又別無熟識,可以挪借,教我把甚

麼度日?左右也是個死,那仙長何苦定要趕我回來怎的?”嘆了幾聲,想了一會,

猛然省道:“我李清這般懵懂,怎麼思量還要做仙哩?我臨出門時,仙長明明說

我回家來,怕沒飯吃,曾教我到他書架上拿本書去。如今現在袖裡,何不取出書

來,看道另做甚麼生意?”你道這本書是甚麼書?原來是本醫書,專治小兒的病

症,也不多幾個方子在上面。那李清看見,方才悟道:“仙長曾對我說,此去不

消七十多年,依舊容我來到那裡。我想這七十年,非比雲門穴底下,須在人世上

好幾時,不是容易過的。況我老人家,從來藥材行裡,不曾著腳,怎便莽莽廣廣

的要去行醫?且又沒些本錢,置辦藥料。不如到藥鋪裡尋個老成人,與他商量,

好做理會。”

剛剛走得三百餘步,就有一個白粉招牌,上寫著道:“積祖金鋪出賣川廣道

地生熟藥材。”當下李清看見,便大喜道:“仙長傳授我的第三句偈語,說道:

‘傍金而居。’這不是姓金的了?世稱神仙未卜先知,豈不信哉!豈不信哉!”

只見鋪中坐的,還不上二十多歲,叫做金大郎。李清連忙向前,與他唱個喏,問

道:“你這藥材,還是現賣,也肯賒賣?”金大郎道:“別人家買藥的,就要現

錢才賣。只有行醫開鋪的,是長久主顧,但要藥料,只上個帳簿取去,或一季、

或一月一算,總數還錢,叫做半賒半現。”李清便扯個謊道:“我原是個幼科醫

人,一向揹著包,沿村走的。如今年紀老了,也要開個鋪面,坐地行醫,不知那

裡有空房,可以賃住?乞賜指引,也好與貴鋪做個主顧。”金大郎道:“就是我

家隔壁,有一間空房,不見門上貼著‘招賃’兩字麼?只怕窄狹,不彀居住。”

李清道:“我老身別無家小,便一間也盡勾了。只是鋪前須要豎面招牌,鋪內須

要藥廂、藥刀,各色傢伙,方才像個行醫的。這幾件,都在那裡去置辦?不知可

也賒得否?”金大郎道:“我鋪裡盡有現成餘下的在此,我一發都借了你去。待

生意興旺時,連那藥帳,一總算還與我,豈不兩得其便!”那李清虧得金大郎一

力周旋,就在他藥鋪間壁住下。想起:“當初在雲門山上,與親族告別之時,曾

有詩云:‘翻笑壺公曾得道,猶煩市上有懸壺。’不意今日回來,又要行醫,卻

不應了兩句讖語。”遂在門前橫吊起一面小牌,寫著“懸壺處”三個字。直豎起

一面大牌,寫著“李氏專醫小兒疑難雜症”十個字。鋪內一應什物傢伙,無不完

備。真個裝一佛像一佛,自然像個專門的太醫起來。

恰好這一年青州城裡,不論大小人家,都害時行天氣,叫做小兒瘟,但沾著

的便死。那幼科就沒請處,連大方脈的,也請了去。豈知這病,偏生利害,隨你

有名先生下的藥,只當投在水裡,眼睜睜都看他死了。只有李清這老兒古怪,不

消自到病人家裡切脈看病,只要說個症候,怎生模樣,便信手撮上一帖藥;也不

論這藥料有貴有賤,也不論見效不見效,但是一帖,要一百個錢。若討他兩帖的,

便道:“我的藥,怎麼還用兩帖?”情願退還了錢,連這一帖也不發了。那討藥

的人,都也半信半不信。無奈病勢危急,只得也贖一帖回去吃看。你道有這等妙

藥?才到得小兒口裡,病就好一半,一咽嚥下肚裡去,便全然好了。還有拿得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