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第2/12頁)
五更即來,哥哥可放我出去一遭。”獄卒思量道:“我受了他許多東西,他要出
去,做難不得。萬一不來了怎麼處?”那人見獄卒遲疑,便道:“哥哥不必疑心。
小人被做公的冒認做‘我來也’,送在此間。既無真名,又無實跡,須問不得小
人的罪。小人少不得辨出去,一世也不私逃的。但請哥哥放心,只消兩個更次,
小人仍舊在此了。”獄卒見他說得有理,想道:“一個不曾問罪的犯人,就是失
了,沒甚大事。他現與了我許多銀兩,拚得與他使用些,好歹糊塗得過,況他未
必不來的。”就依允放了他。
那人不由獄門,竟在屋簷上跳了去。屋瓦無聲,早已不見。到得天未大明,
獄卒宿酒未醒,尚在朦朧,那人已從屋簷跳下,搖起獄卒道:“來了,來了。”
獄卒驚醒,看了一看道:“有這等信人!”那人道:“小人怎敢不來,有累哥哥?
多謝哥哥放了我去,已有小小謝意,留在哥哥家裡,哥哥快去收拾了來,小人就
要別了哥哥,當官出監去了。”獄卒不解其意,急回到家中。家中妻子說:“有
件事,正要你回來得知。昨夜更鼓盡時,不知樑上甚麼響,忽地掉下一個包來,
解開看時,盡是金銀器物,敢是天賜我們的?”獄卒情知是那人的緣故,急搖手
道:“不要露聲!快收拾好了,慢慢受用。”獄卒急轉到監中,又謝了那人。須
臾府尹升堂,放告牌出,只見紛紛來告盜情事,共有六七紙,多是昨夜失了盜,
牆壁上俱寫得有“我來也”三字,懇求著落緝捕。府尹道:“我原疑心前日監的,
未必是真‘我來也’,果然另有這個人在那裡,那監的豈不冤枉?”即叫獄卒來
分付,快把前日監的那人放了,另行責著緝捕使臣,定要訪個真正“我來也”解
官,立限比較。豈知真的卻在眼前放去了?只有獄卒心裡明白,伏他神機妙用。
受過重賄,再也不敢說破。
看官,你道如此賊人智巧,可不是有用得著他的去處麼?這是舊話不必說。
只是我朝嘉靖年間,蘇州有個神偷懶龍,事蹟頗多。雖是個賊,煞是有義氣,兼
帶著戲耍,說來有許多好笑好聽處。有詩為證:誰道偷無道?神偷事每奇。更看
多慷慨,不是俗偷兒。
話說蘇州亞字城東玄妙觀前第一巷,有一個人,不曉得他的姓名,後來他自
號懶龍,人只稱呼他是懶龍。其母村居,偶然走路遇著天雨,走到一所枯廟中避
著,卻是草鞋三郎廟。其母坐久,雨尚不住,昏昏睡去。夢見神道與他交感,歸
來有妊。滿了十月,生下這個懶龍來。懶龍生得身材小巧,膽氣壯猛,心機靈變,
度量慷慨。且說他的身體行徑:柔若無骨,輕若御風。大則登屋跳梁,小則捫牆
摸壁。隨機應變,看景生情。撮口則為雞犬狸鼠之聲;拍手則作簫鼓絃索之弄。
飲啄有方,律呂相應;無弗酷肖,可使亂真。出沒如鬼神,去來如風雨。果然天
下無雙手,真是人間第一偷。懶龍不但伎倆巧妙,又有幾件希奇本事,詫異性格:
自小就會著了靴在壁上走,又會說十三省鄉談,夜間可以連宵不睡,日間可以連
睡幾日,不茶不飯,象陳摶一般。有時放量一吃,酒數鬥,飯數升,不彀一飽;
有時不吃起來,便動幾日不餓。鞋底中用稻草灰做襯,走步絕無聲響;與人相撲,
掉臂往來,倏忽如風。想來《劍俠傳》中白猿公,《水滸傳》中鼓上蚤,其矯捷
不過如此。
自古道性之所近。懶龍既有這一番唓嗻,便自藏埋不住,好與少年無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