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卷三十九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第3/12頁)

加入書籤

的人往來,習成偷兒行徑。一時偷兒中高手,有蘆茄茄(骨瘦如青蘆枝,探丸白

打最勝)、刺毛鷹(見人輒隱伏,形如蠆醯能宿梁壁上)、白搭膊(以素練為腰

纏,角上掛大鐵鉤,以鉤向上拋擲,遇罥掛便攀緣腰纏上升;欲下亦借鉤力,梯

其腰纏,翩然而落)。這數個,多是吳中高手,見了懶龍手段,盡皆心伏,自以

為不及。懶龍原沒甚家緣家計,今一發棄了,到處為家,人都不曉得他歇在那一

個所在。白日行都市中,或閃入人家,但見其影,不見其形。暗夜便竊入大戶朱

門尋宿處,玳瑁梁間,鴛鴦樓下,繡屏之內,畫閣之中,縮做刺蝟一團,沒一處

不是他睡場,得便就做他一手。因是終日會睡,變幻不測如龍,所以人叫他懶龍。

所到之處,但得了手,就畫一枝梅花在壁上,在黑處將粉寫白字,在粉牆將煤寫

黑字,再不空過。所以人又叫他做一枝梅。

嘉靖初年,洞庭兩山出蛟,太湖邊山崖崩塌,露出一古冢朱漆棺。寶物無數,

盡被人盜去無遺。有人傳說到城,懶龍偶同親友泛湖,因到其處,看見藤蔓纏棺,

已被斬斷。開發棺中,惟枯骸一具,冢旁有斷碑模糊。懶龍道是古來王公之墓,

不覺惻然,就與他掩蔽了。即時出些銀兩,僱本處土人聚土埋藏好了,把酒澆奠。

奠畢將行,懶龍見草中一物礙腳,俯首取起,乃是古銅鏡一面。急藏襪中,不與

人見。及到城中,將往僻處,刷淨泥滓細看,那鏡小小,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

閃爍,背上鼻鈕四傍,隱起窮奇饕餮、魚龍波浪之形,滿身青綠,盡蝕硃砂水銀

之色。試敲一下,其聲泠然。曉得是件寶貝,將來佩帶身邊。到得晚間將來一照,

暗處皆明,雪白如晝。懶龍得了此鏡,出入不離,夜行更不用火,一發添了一助。

別人怕黑時節,他竟同日裡行走,偷法愈便。卻是懶龍雖是偷兒行徑,卻有幾件

好處:不肯淫人家婦女,不入良善與患難之家,與人說了話,再不失信。亦且仗

義疏財,偷來東西隨手撒與貧窮負極之人。最要薅惱那慳吝財主、無義富人,逢

場作戲,做出笑話。因此到所在,人多倚草附木,成行逐隊來皈依他,義聲赫然。

懶龍笑道:“吾無父母妻子可養,借這些世間餘財聊救貧人。正所謂損有餘補不

足,天道當然,非關吾的好義也。”

一日,有人傳說一個大商下千金在織人周甲家,懶龍要去取他的。酒後錯認

了所在,誤入了一個人家,其家乃是個貧人,房內止有一張大幾,四下一看,別

無長物。既已進了房中,一時不好出去,只得伏在幾下,看見貧家夫妻對食,盤

餐蕭瑟。夫滿面愁容,對妻道:“欠了客債要緊,別無頭腦可還,我不如死了罷!”

妻子道:“怎便尋死?不如把我賣了,還好將錢營生。”說罷,夫妻淚如雨下。

懶龍忽然跳將出來,夫妻慌怕。懶龍道:“你兩個不必怕我,我乃懶龍也。偶聽

人言,來尋一個商客,錯走至此。今見你每生計可憐,我當送二百金與你,助你

經營。快不可別尋道路,如此苦楚!”夫妻素聞其名,拜道:“若得義士如此厚

恩,吾夫妻死裡得生了!”懶龍出了門去。一個更次,門內鏗然一響,夫妻走起

看時,果然一個布囊,有銀二百兩在內,乃是懶龍是夜取得商人之物。夫妻喜躍

非常,寫個懶龍牌位,奉事終身。

有一貧兒,少時與懶龍游狎,後來消乏。與懶龍途中相遇,身上藍縷,自覺

羞慚,引扇掩面而過。懶龍掣住其衣,問道:“你不是某舍麼?”貧兒幹蹐道:

“惶恐,惶恐。”懶龍道:“你一貧至此,明日當同你入一大家,取些來付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