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卷三十九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第9/12頁)

加入書籤

裝束做少年子弟,登舟放浪。懶龍青衣相隨下船,蹲坐舵樓。眾道只道是船上人,

船家又道是跟的侍者,各不相疑。開得船時,眾道解衣脫帽,縱酒歡呼。懶龍看

個空處,將幾頂新帽卷在袖裡,腰頭摸出昨日所取幾頂板巾,放在其處。行到斟

酌橋邊,攏船近岸,懶龍已望岸上跳將去了。一夥道士正要著衣帽登岸瀟灑,尋

帽不見,但有常戴的紗羅板巾,壓摺整齊,安放做一堆在那裡。眾道大嚷道:

“怪哉!怪哉!我們的帽子多在那裡去了?”船家道:“你們自收拾,怎麼問我?

船不漏針,料沒失處。”眾道又各處尋了一遍,不見蹤影。問船家道:“方才你

船上有個穿青的瘦小漢子,走上岸去,叫來問他一聲,敢是他見在那裡?”船家

道:“我船上那有這人?是跟隨你們下來的。”眾道嚷道:“我們幾曾有人跟來?

這是你串同了白日撞偷了我帽子去了。我們帽子幾兩一頂結的,決不與你干休!”

扭住船家不放。船家不伏,大聲嚷亂。岸上聚起無數人來,蜂擁爭看。人叢中走

出一個少年子弟,撲的跳下船來道:“為甚麼喧鬧?”眾道與船家各各告訴一番。

眾道認得那人,道是決幫他的。不匡那人正色起來,反責眾道道:“列位多是羽

流,自然只戴板巾上船;今板巾多在那裡,再有甚麼百柱帽?分明是誣詐船家了。”

看的人聽見,才曉得是一夥道士,板巾見在,反要詐船上賠帽子。發起喊來,就

有那地方遊手好閒幾個攬事的光棍來出尖,伸拳擄手道:“果是賊道無理,我們

打他一頓,拿來送官。”那人在船裡搖手止住道:“不要動手!不要動手!等他

們去了罷。”那人忙跳上岸。眾道怕惹出是非來,叫快開了船。一來沒了帽子,

二來被人看破,裝幌不得了,不好登山,怏怏而回,枉費了一番東道,落得掃興。

你道跳下船來這人是誰?正是紗王三。懶龍把板巾換了帽子,知會了他,趁擾攘

之際,特來證實道士本相,掃他這一場。道士回去,還纏住船家不歇。紗王三叫

人將幾頂帽子送將來還他,上覆道:“已後做東道,要灑浪那帽子時,千萬通知

一聲。”眾道才曉得是紗王三耍他。又曾聞懶龍之名,曉得紗王三平日與他來往,

多是懶龍的做作了。

其時鄰境無錫有個知縣,貪婪異常,穢聲狼藉。有人來對懶龍道:“無錫縣

官衙中金寶山積,無非是不義之財,何不去取他些來,分惠貧人也好?”懶龍聽

在肚裡,既往無錫地方,晚間潛入官舍中,觀看動靜。那衙裡果然富貴,但見連

箱錦綺,累架珍奇。原寶不用紙包,疊成行列;器皿半非陶就,擺滿金銀。大象

口中牙,蠢婢將來揭火;犀牛頭上角,小兒拿去盛湯。不知夏楚追呼,拆了人家

幾多骨肉;更嫌苞苴混濫,捲了地方到處皮毛。費盡心要傳家裡子孫,腆著面且

認民之父母。懶龍看不盡許多奢華,想道:“重門深鎖,外邊梆鈴之聲不絕,難

以多取。”看見一個小匣,十分沈重,料必是精金白銀,溜在身邊。心裡想道:

“官府衙中之物,省得明日胡猜亂猜,屈了無乾的人。”摸出筆來,在他箱架邊

牆上,畫著一枝梅花,然後輕輕的從屋簷下望衙後出去了。

過了兩三日,知縣簡點宦囊,不見一個專放金子的小匣兒,約有二百餘兩金

子在內,價值一千多兩銀子。各處尋看,只見旁邊畫著一枝梅,墨跡尚新。知縣

吃驚道:“這分明不是我衙里人了。臥房中誰人來得,卻又從容畫梅為記?此不

是個尋常之盜,必要查他出來。”遂喚取一班眼明手快的應捕,進衙來看賊跡。

眾應捕見了壁上之畫,吃驚道:“復官人,這賊小的們曉得了,卻是拿不得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