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第3/4頁)
崔伯謙,字士遜,博陵人。父文業,鉅鹿守。伯謙少孤貧,善養母。高祖召
赴晉陽,補相府功曹,稱之曰:“清直奉公,真良佐也。”遷瀛州別駕。世宗以
為京畿司馬,勞之曰:“卿騁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務殷,是用相授。”族弟
暹,當時寵要,謙與之僚舊同門,非吉凶未曾造請。後除濟北太守,恩信大行,
乃改鞭用熟皮為之,不忍見血,示恥而已。有朝貴行過郡境,問人太守治政何如。
對曰:“府君恩化,古者所無。”因誦民為歌曰:“崔府君,能治政,易鞭鞭,
布威德,民無爭。”客曰:“既稱恩化,何由復威?”曰:“長吏憚威,民庶蒙
惠。”民有貧弱未理者,皆曰:“我自有白鬚公,不慮不決。”後為銀青光祿大
夫,卒。
蘇瓊,字珍之,武強人也。父備,仕魏至衛尉少卿。瓊幼時隨父在邊,嘗謁
東荊州刺史曹芝。芝戲問曰:“卿欲官不?”對曰:“設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異其對,署為府長流參軍。文襄以儀同開府,引為刑獄參軍,每加勉勞。幷州
嘗有強盜,長流參軍推其事,所疑賊並已拷伏,失物家並識忍,唯不獲盜贓。文
襄付瓊更令窮審,乃別推得元景融等十餘人,並獲贓驗。文襄大笑,語前妄引賊
者曰:“爾輩若不遇我好參軍,幾致枉死。”
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盜,及瓊至,民吏肅然,奸盜止息。或外境姦非,輒
從界中行過者,無不捉送。零陵縣民魏雙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賓,送至郡,一
經窮問,知賓非盜者,即便放之。雙成訴雲:“府君放賊去,百姓牛何處可得?”
瓊不理,密走私訪,別獲盜者。從此畜牧不收,多放散,雲:“但付府君。”有
鄰郡富豪將財物寄置界內以避盜,為賊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蘇公矣。”賊遂
去。平原郡有妖賊劉黑狗,構結徒侶,通於滄海。瓊所部人連線村居,無相染累。
鄰邑於此伏其德。郡中舊賊一百餘人,悉充左右,人間善惡,及長吏飲人一杯酒,
無不即知。瓊性清慎,不發私書。道人道研為濟州沙門統,資產鉅富,在郡多有
出息,常得郡縣為徵。及欲求謁,度知其意,每見則談問玄理,應對肅敬,研雖
為債數來,無由啟口。其弟子問其故,研曰:“每見府君,徑將我入青雲間,何
由得論地上事。”郡民趙潁曾為樂陵太守,八十致事歸。五月初,得新瓜一雙自
來送。潁恃年老,苦請,遂便為留,仍致於聽事樑上,竟不剖。人遂競貢新果,
至門,聞知潁瓜猶在,相顧而去。有百姓乙普明兄弟爭田,積年不斷,各相援引,
乃至百人。瓊召普明兄弟對眾人諭之曰:“天下難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
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灑,從人莫不淚泣。普明弟兄叩頭乞外更思,分異
十年,遂還同住。每年春,總集大儒衛覬隆、田元鳳等講於郡學,朝吏文案之暇,
悉令受書,時人指吏曹為學生屋。禁斷淫祠,婚姻喪葬皆教令儉而中禮。又蠶月
預下綿絹度樣於部內,其兵賦次第並立明式,至於調役,事必先辦,郡縣長吏常
無十杖稽失。當時州郡無不遣人至境,訪其政術。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災,絕
食者千餘家。瓊普集部中有粟家,自從貸粟以給付飢者。州計戶徵租,復欲推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