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東宮的文竹 (第2/3頁)
廣場中央搭起了一座高臺,上面擺放著一張金龍寶座,寶座兩側是兩名手持金瓜斧鉞的侍衛,顯得莊嚴肅穆。
朱標和朱瀚走上高臺,坐在金龍寶座上。朱標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看向臺下,只見顧清萍身著華麗的鳳冠霞帔,在女官的引領下緩緩走來。
她的步伐輕盈而穩重,每一步都顯得那麼從容不迫。她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眼中卻透著一絲堅定。朱標看著她,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清萍,你終於來了。”朱標在心中默默說道,目光中充滿了柔情。
顧清萍走到高臺下方,跪下行禮:“臣女顧清萍,參見太子殿下,參見靖王殿下。”
朱標站起身來,走下高臺,親自扶起顧清萍:“清萍,從今日起,你便是本王的太子妃了。本王會好好待你,不讓你受半點委屈。”
顧清萍抬起頭,目光溫柔地看著朱標,輕聲說道:“殿下,清萍願與殿下攜手共度此生,共擔風雨。”
朱標緊緊握住顧清萍的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轉頭看向朱瀚,低聲說道:“皇叔,我們開始吧。”
朱瀚點了點頭,站起身來,高聲宣佈:“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隨著朱瀚的一聲令下,禮樂齊鳴,鼓樂喧天。一群宮女太監手持彩旗和燈籠,在廣場上翩翩起舞。整個皇宮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的氛圍之中。
朱瀚走上前,從一旁的太監手中接過一道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揚州顧氏之女清萍,端莊賢淑,才德兼備,特冊封為太子妃,欽此!”
宣讀完聖旨,朱瀚將聖旨遞給朱標。朱標接過聖旨,鄭重地遞給顧清萍:“清萍,這是父皇的旨意,也是本王對你的承諾。”
顧清萍接過聖旨,眼中閃爍著淚光,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臣女謝主隆恩。”
朱標站起身來,拉著顧清萍的手,走上高臺,坐在金龍寶座上。他轉頭看向顧清萍,低聲說道:“清萍,從今日起,你便是本王的妻子了。”
顧清萍微笑著點了點頭,目光中充滿了幸福。她依偎在朱標的懷中,感受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
此時,臺下的文武百官和後宮嬪妃紛紛上前道賀,祝賀太子與太子妃喜結連理。
朱標和顧清萍微笑著接受著眾人的祝福,心中充滿了感激與幸福。
朱標站起身來,拉著顧清萍的手,走到高臺邊緣,向臺下的眾人揮手致意。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彷彿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起來。
“標兒,今日是向祖宗稟明你大婚之期的重要時刻。”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他望著太廟內供奉的歷代帝王牌位,目光中滿是虔誠。
“你需誠心禱告,求祖宗保佑,賜你一位賢良淑德的太子妃,共承宗祧,綿延大明國祚。”
朱標恭敬地俯身行禮:“父皇教誨,兒臣銘記於心。”他接過宦官遞上的三炷香,點燃後插入香爐。
煙霧繚繞間,他的聲音清晰而堅定:“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孫朱標,今日特來稟告,將於良辰吉日迎娶揚州顧氏之女清萍為太子妃。望列祖列宗保佑,婚姻美滿,早生貴子,以繼大明香火。”
禮部尚書陳迪手持黃冊,高聲誦讀吉日:“經查《欽定協紀辨方書》,下月初八,宜婚嫁,宜祭祀,宜祈福,實為百年難遇之黃道吉日。”
朱元璋頷首,目光中閃過一絲滿意:“如此,便定於下月初八舉行大婚。標兒,你需好生準備,不可有絲毫懈怠。”
朱標再次行禮:“兒臣遵旨。”
三日後,禮部官員李善長帶領著一隊儀仗,浩浩蕩蕩地出了紫禁城,向揚州顧府進發。隊伍中,一隻大雁被精心裝籠,羽毛在陽光下泛著光澤,象徵著忠貞不渝的愛情。
顧府門前,張燈結綵,賓客盈門。顧清萍的父親顧維鈞早已率領家族成員迎候在門外,見李善長一行到來,忙上前行禮:“李大人遠道而來,寒舍蓬蓽生輝。”
李善長微笑還禮:“顧大人客氣了。今日,本官奉太子殿下之命,前來行納采問名之禮。”說著,他示意身後的宦官將大雁呈上,“此乃太子殿下親選之雁,願其與顧小姐如雁般忠貞,白頭偕老。”
顧維鈞雙手接過大雁,神色莊重:“臣女何德何能,得太子殿下垂青。大人請入內奉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