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東宮的文竹 (第3/3頁)
眾人分賓主落座後,李善長正色道:“敢問顧大人,令嬡芳名?生辰八字如何?”
顧維鈞略一沉吟,答道:“小女名清萍,生於洪武十五年三月初三,寅時三刻。”
李善長點頭,命人記下:“如此,本官便將小姐的芳名與八字帶回宮中,請欽天監占卜吉凶。”
顧維鈞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有勞大人。臣女若能侍奉太子殿下,實乃顧家之幸,臣定當教導她恪守婦道,恭謹持家。”
欽天監正殿銅漏滴答,日影透過鏤花窗欞在青磚地上游走。禮部尚書陳迪捧著顧清萍的生辰八字箋,手指微微發顫。
“丙寅年、辛卯月、癸丑日、甲寅時……“他低聲唸誦著,將八字與黃曆反覆對照。案頭堆著《三命通會》《淵海子平》等典籍,宣紙上密密麻麻寫滿推算批註。
“陳大人,太子殿下來了。“小宦官尖細的嗓音劃破寂靜。
朱標大步跨入殿內,玄色蟒紋袍擺掃過階前露水。他徑直走到案前,目光灼灼盯著那方寫滿硃砂批註的宣紙:“陳卿,卦象如何?“
陳迪躬身行大禮:“殿下洪福齊天,此女八字與殿下天作之合。命帶天德貴人,主一生逢凶化吉;更兼月柱卯木生殿下日柱丙火,實乃旺夫益子之相。“
“如此甚好。“朱標緊繃的肩線鬆了幾分,轉身對身後侍從道:“取聘禮清單來。“
金絲楠木匣“咔嗒“輕響,露出蓋著東宮朱印的灑金箋。陳迪展開絹帛,只見上頭列著:
羊脂玉如意一對,取“事事如意“之意
赤金鳳簪十二支,簪頭嵌紅藍寶石
雲錦霞帔八套,用金線繡山河日月紋
白銀萬兩,黃金千兩
還有揚州顧氏祖傳的一對翡翠鴛鴦佩
“這翡翠鴛鴦佩……“陳迪撫須沉吟,“顧家竟肯割愛?“
朱標指尖撫過玉佩上細膩的雕工:“孤親自去信懇求,顧維鈞深明大義。“他忽想起什麼似的,從懷中掏出枚青玉竹節佩,“將此物也添進禮單,就說……是孤的私禮。“
三日後,揚州顧府朱門洞開。
顧維鈞領著全家老小跪迎聖旨,青石階上陽光暴烈,將他的官袍曬得發白。
傳旨宦官展開明黃卷軸,尖利的嗓音刺破天際:“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揚州顧氏清萍,柔嘉成性,克嫻內則……著冊封為太子妃,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顧清萍垂首聽著,鬢邊汗珠順著白玉耳墜滑落。
忽然聽見父親顫聲道:“臣,領旨謝恩。“她剛要叩首,腕間忽覺一涼——竟是朱標私下遣人送來的青玉竹節佩,靜靜躺在她掌心。
當夜,顧家祠堂燭火通明。
顧清萍跪在列祖列宗牌位前,手中摩挲著那枚竹節佩。
青玉紋路里彷彿藏著朱標握筆時的溫度,她想起東宮初見時,太子案頭那盆文竹在穿堂風裡簌簌作響。
“萍兒。“母親唐氏撫著她單薄的肩胛,“進了宮,切記謹言慎行。“
顧清萍將玉佩貼在心口:“女兒省得。只是……“她望向祠堂外搖曳的竹影,“這深宮之中,怕是沒有東宮的文竹自在。“
暮色初臨,紫禁城西北角的尚儀局內燭火通明。十二盞青銅鶴嘴燈沿著青磚牆面蜿蜒排開,將醮戒禮的場地照得亮如白晝。
顧清萍身著素白中衣立在萬字紋地毯中央,衣襬處用金線繡著的並蒂蓮在燭光下若隱若現,襯得她面容愈發清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