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章 (第4/4頁)

加入書籤

曾不野鮮少被人這樣照顧,她太感激徐遠行了。

這時徐遠行丟擲一個問題給她:“待會兒趙君瀾他們問你的主臥昨晚為什麼沒亮燈,你怎麼說?”

“我說我睡次臥了。”

“你真這麼說?”

“有什麼不能說?”

曾不野拉開帳篷,淡然地走了出去。趙君瀾看到她剛要開口,她就走到他面前說:“昨晚我跟你徐哥睡的。”

把趙君瀾所有八卦的語言堵了回去。

休整完畢後卡線通車了,他們終於又能上路了。蘇和仍舊堅持讓他們去家裡坐會兒,理由是羊都殺了,不吃可不行。

大家都不忍心拒絕蘇和的好意,所以這一天的卡線上,馬、羊群、車隊又一起上路了。通了車的卡線幾乎沒有車,又有誰會願意在這樣的冬天踏上荒無人煙的卡線呢?都是瘋子罷了!

蘇和的家不太遠了,他們經過五卡,快到七卡的時候,再走一段路,就能看到蘇和的家。他的家在這裡,可他的小羊們卻走了那麼遠的路。想來他們的相遇也是離奇。

蘇和說他的母親有八十歲了,走路的時候上半身弓著。見到這麼多人老人很開心,非要親自給他們灌羊血腸。老人家的秘製羊血腸,是要先將羊血調味,然後灌進羊腸裡,最後系緊上鍋蒸。

蘇和說老人家很久沒灌過羊血腸了,就連他自己都很久沒吃過了。蘇和對母親說,如果沒有這些人,他的小羊都要死了。老人家一聽,又從外面的雪堆裡刨出很多凍羊蹄來,說要給他們醬上,讓他們帶走路上吃。

牧民表達感謝的方式很單一:殺羊、喝酒、臨走時讓你裝的滿滿的。這樣原始而樸素的感情,真令人動容。羊血腸蘸韭菜花或辣醬簡直太好吃,他們吃得熱火朝天。

可惜他們要繼續趕路了。

蘇和不肯收他們的紅包,對他們說如果想吃呼倫貝尓的羊了就給他打電話。他想辦法給弄到北京去。

蘇和帶著羊群一直送他們走了五裡路,他的小羊群咩咩地叫,彷彿在歡迎他們再來。

曾不野特意在手機地圖上標記了蘇和的家,但地圖總是提示她位置不精準,或是範圍過大。這就讓他們與蘇和的相遇,看起來像是一場夢了。

這時頭車正式播報今日行程:

今天我們將前往恩河俄羅斯民族鄉,讓我們跟長著俄羅斯面孔,卻說著東北話的恩河人做朋友吧!

“喝不喝啊?”趙君瀾問:“昨天沒喝,今天得喝。喝完了睡個好覺啊!住木格楞啊?”

“木格楞好啊!好玩!”

車臺裡熱鬧起來,天南海北,一路聊到了恩河。

遠遠就看到一座座木格楞,像西方童話裡的小房子。傍晚時候炊煙嫋嫋,讓他們感覺回到了人間。

長著歐洲面孔的老奶奶坐在自家門口曬太陽,就連他們浩蕩的車隊都沒能讓她抬起眼睛來。小狗慵懶地臥在她腳邊,倒是站起來叫了幾聲。

空氣中有烤麵包的味道,這讓曾不野的味蕾開了。她好想吃現烤出來的熱乎乎的麵包。停好車後就一個人出去了。

找到一家麵包店,老闆說還要等一小時,她就又出去轉轉。路邊有一家小商店,她琢磨了一下走了進去,碰到了徐遠行。他正在結賬,一個藍色的小方盒子,聽到開門的動靜做賊似地把它放進自己口袋裡。

看到是曾不野就問她:“你來買什麼?”

“這不是巧了麼!”曾不野說:“你買了我就不用買了!”

兩個人一前一後走出小商店,恩河的夕陽將他們的影子在鄉間小路上拉得很長,很長。

【作者有話說】

明晚十點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