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5章 第 125 章 湯汁幾可黏唇的佛跳牆…… (第2/3頁)

加入書籤

還有更為稀罕難尋的泰山赤鱗魚,從小生長在高山溪流中,如今拿來入菜的也是養殖品種。

五魚共一盤,正是任你千萬般厚重,我也只以一招鮮破天!

攝像機,一直緊緊跟隨著陳苒的動作,畢竟,陳雲從那邊幾乎沒什麼動作,相比之下,陳苒這邊行雲流水地拆解魚肉,看起來更加賞心悅目。

幾位評委已經忍不住在開始稱贊了。

“漂亮!陳苒廚師的這個刀工,光看著就是一種享受。”

“是啊,尤其是現在的這個動作,簡直是庖丁解牛一般……之前拆鰱魚頭雖然讓人驚豔,但到底多了幾分小心,現在這動作大開大合,看著太舒服了!”

“真想看看陳苒廚師做三套鴨啊……”

下面的聲音不小,攝像機也一直在拍,但這絲毫沒影響陳苒的動作。

這道錦繡山河,名字聽起來大氣無匹,但實則卻是一道細小功夫菜。

五種魚肉都拆解開之後,便是用類似於雞粥的手法,同樣在豬皮上,將魚肉斬成細膩的魚蓉。

站在一邊的柏敬大驚!攝影機立刻拉大了特寫,同時播在演播廳現場的大螢幕上。

“豬皮沒破!”

“我天,這到底是什麼刀工啊?”

就是要一刀一刀斬下去,在過程中不斷産生空氣,這樣剁出的魚蓉才能更加有彈性。

待都斬成魚蓉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慢慢打入剛剛煮好的菌菇雞湯。最後上屜蒸熟。

五種魚肉細嫩乳白,兌入早已煮好的雞湯,因為菌類的顏色,呈現出一股微微的嫩黃色。以卓絕刀工斬出的魚蓉,一絲粗糲也沒有,光滑細膩,看著就像是一碗蛋羹。

——是的,這道名字輝煌大氣的錦繡山河,就是以五種名魚為蛋、用絕高的功底仿製出來的一碗蛋羹!

臺下的陳庭威,忍不住回憶起當初食評家對這一碗“蛋羹”的評價。

“能令沮喪者得志、令鬱郁者平氣、令悲痛者釋懷……”

初看這句評價,恐怕誰都以為這會是一道類似於佛跳牆或者三套鴨、一看就知道花費了許多力氣的大菜。

可是細細想來,這一碗“蛋羹”,的確有這樣的作用。

整個中華大地,不論是西南還是東北,不論是叫水蒸蛋亦或者蛋羹,誰沒吃上過那麼一碗呢?

或許是在早上饑腸轆轆,揉著眼睛坐在餐桌前的時候,那一口帶著一點燙口的熨帖。

或許是胃部不適或者沒胃口,打心裡往外盼望著什麼熱烘烘暖融融的時候,那一口帶著關心的溫暖。

再或者,是終於離開家的時候,深夜想念家裡的味道,可是冰箱裡也只剩下幾枚雞蛋的時候……

曾經有個大熱的問題,到底什麼才能代表中國菜?北方人說餃子,南方人說湯圓,中原很多人覺得應該是面條,喜愛炒菜的人說番茄炒蛋。

可是在現在的陳苒看來,或許蛋羹,也應該在算得上是一種代表。

至少,在這幾盅“蒸蛋”被端出來的時候,白色霧氣散開,連她也忍不住心口微微帶著點熨帖的感覺。

接下來,她開始在每一盅“蒸蛋”上細致地雕花、淋入頭抽,小心翼翼地用切絲的蓴菜圍出花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