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春宮遺夢(番外)[番外] (第3/3頁)

加入書籤

除夕夜那天,他們的院子裡來了一位客人。

他是從前陳叄在翰林院的同事,南瑿也認得他,他因在西覲刺客刺殺凜帝未遂的那場鬧劇裡立下大功而被人熟知。

他就是白遂,熟悉的人叫他白山盡。

見白遂來訪,陳叄很是驚訝,但萬幸的是白遂並沒有見過南瑿,他唯一參加的宮廷宴會就是凜帝被刺殺的那場,而偏偏那場宴會,南瑿並沒有參加。

陳叄只說南瑿是從長安來投奔自己的好友,然後他給白遂倒了酒,詢問起他的近況。

“我已經從翰林院辭職,如今只是一屆草民。”

“白兄這是為何?”

“我本來就是踩著錄取線進入翰林供事,可我知道自己在政治上不會有什麼前途,翰林院那些人一個比一個精,我跟他們處不來,倒不如趁著年輕,出來看遍我大覲的大好河山。”

南瑿在一旁的小桌上溫酒,也一直在注意聽陳叄這邊的說話聲。

“白兄這樣想是有道理的,在下可以理解。”

“我沿著長安官道一路往西,三日前到達西都洛陽。春節要到了,洛陽街上沒什麼人影,我住在驛站實在沒趣,想著陳兄在洛陽守孝,便冒昧來打攪你了。”

“白兄說的哪裡話,你能在漫漫路途中想起我,我很高興。”

陳叄從仙居殿被調到翰林院後不久就認識了白遂,說起來兩人相識也有一段時間了。

白遂的詩寫得很好,陳叄讀過幾篇,頗為贊賞,但是白遂因刺殺事件名聲大噪,在翰林院逐漸為旁人所不容,只有一直在被非議的陳叄對他始終如一。

白遂也很欣賞陳叄,他們過去常常在翰林院喝茶評鑒書本。

“恕我冒昧,孝期結束後,陳兄打算如何?”

陳叄淡淡地說:“回到翰林院做事。”

白遂沉吟不語,隨後道:“這樣也好,陳兄,我始終認為大明宮裡的風氣太糟糕,尤其是翰林院,長此以往,於民生不利,畢竟這些人將來都要參與政治。”

他喝了一口酒,繼續說:“覲朝需要一些可以獨立地在天地朝堂間行走的人,不需要拉幫結派,不需要投機取巧,但是他也得積極地參與到政治裡面,改變一些不良現象,而不是自認清高,煢煢孑立,眼睜睜看著所有的事情覆水難收。”

這樣的期望是好的,可是世間幾人能做到這件事情呢?

白遂說:“陳兄,我覺得你會是這個人。”

從前白遂就經常誇獎陳叄,說他的骨子裡有超越世俗的悲憫。

陳叄沒有回應,只是給白遂的酒杯裡續上了酒。

第二天清晨,大雪紛飛,陳叄在南瑿的懷抱中醒來,他揉了揉眼睛,翻過南瑿的身體,準備下床給白遂煮些面條。

路過白遂的房間時,他發現裡面已經人去樓空。

桌子上擺著一張紙,紙上寫了一首詩:

《雪夜話舊》

白枝壓竹夜沉沉,舊歲將除雪滿襟。

爐火映杯溫濁酒,寒燈照影彈疏琴。

閑談往事人間夢,且笑浮名世路深。

莫問他鄉歸未得,一窗風雪共冬心。

落款處寫著:

多謝陳兄款待,山水自有相逢,山盡告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