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那女子福薄,死了”【加…… (第1/3頁)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那女子福薄,死了”【加……
禦書房, 皇帝和顧相此時亦喜憂參半。
鎮遠侯這封奏報來得正是時候,不僅讓近來關於太子的謠言不攻自破,更是打得東興侯等人措手不及, 今日早朝,皇帝瞧著謝崢聽聞奏報後黑一塊白一塊的臉色,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可同時,他對鎮遠侯此舉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上次見鎮遠侯還是平康十九年, 彼時姜文弗相信他心中並無動搖皇權之心, 可人心難測, 如今已是平康二十二年……
姜文弗早已屏退左右, 這會兒禦書房內只有他跟顧永年兩人, 談話便也隨意了些:“舅兄, 鎮遠侯此舉你怎麼看?”
顧永年一向冷靜, 此時面上卻是露出愁容:“聖上,比起鎮遠侯可能包藏禍心, 臣更擔心他的奏報……所言為真吶!”
這話當頭棒喝敲醒姜文弗,他猛地擺手:“不可能!此事絕無可能!當初幼安離開長安,我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讓她不可心軟!定要……定要殺人滅口以絕後患!況且幼安回京後朕亦問過暗衛!與幼安成親那人的確已經死了!”
說到後面,姜文弗聲音壓低許多, 但話語卻很篤定。
顧永年也不願意往壞處想, 只是太子身份容不得半點閃失:“聖上今晚最好去見見幼安,當面問清此事。”
姜文弗:“不行!等不到晚上!朕現在就去!”話落倏然起身,只傳了劉喜陪著便匆匆趕去東宮。
顧相見狀便也離開禦書房,去鴻臚寺見了幸望之,讓他秘密修書一封給如今已是雲州知府的弟弟幸遠之,令其留意鎮遠軍是否有異動,而後顧相又分別給遠在寧州和慶州上任的學生寫了兩封信, 讓他們待鎮遠侯抵達寧、慶兩州是密切留意其動向。
若奏報上所言為假,此事倒好解決。
長安城有十萬禁軍駐守,鎮遠侯這次回朝身邊卻只帶了三千騎兵跟軍中一些老弱殘軍,即便那小子當真包藏禍心,顧永年也有把握令他成不了氣候。
可若奏報所言為真,那可著實難辦了……
命人將信送出後,顧相不禁坐在書房輕嘆口氣:幼安是好孩子,倘若她跟莘兒蕪兒一樣只是公主,他這個做舅舅的定會為了她心善而開心,可幼安是太子,是大燕的儲君啊,而他身為臣子,只能希望她能心狠些、再心狠些。
這般想著,顧相終究是坐不住了,當即起身傳管家準備馬車,他要再進宮一趟。
不想就在此時,門房卻來書房通稟:“相爺,宮裡的劉喜公公來了。”
顧永年正在戴烏紗帽,聽見通傳手一頓,忙道:“快請進來——”
……
另一廂,東宮。
姜幼安在送父皇離開後總算稍稍鬆了口氣。
父皇今日的詢問印證了她的猜測,鎮遠侯借“顧么么和蕭伍”之名果然另有所圖,而鎮遠侯此舉也愈發證明當初蕭伍和先鋒營眾人著實死得太過蹊蹺。
東宮殿外種著兩顆海棠樹,花期將至,鬱郁蔥蔥的枝葉間已長出零丁花苞。
姜幼安負手抬眸,雙目深深地盯著枝芽間那兩朵花苞,須臾,輕聲對守在她身邊的錦盤道:“今晚,幫我給大皇姐傳封信。”
蕭伍的事不能再等了,若鎮遠侯此次南下當真是動了反心,那她就必須在此事塵埃落定前查清先鋒營眾人無辜慘死的證據,斷不能讓他、讓他們死後還要背負叛軍之名。
……
相府書房,顧永年在劉喜口中得知太子與鎮遠侯確無瓜葛之後亦長松一口氣。
鎮遠侯利用軍中死去將領之名南下,其狼子野心可見一斑,既如此,事不宜遲,他們也該部署對策了。
於是在劉喜離開相府前,顧永年寫了封密摺讓他轉呈聖上。
當夜,姜文弗秘密傳令鎮守渤海城的葉世鋒夫婦,命其收到密令後立即派可靠之人率三萬兵馬秘密前往洛州。
此地進可攻退可守,若鎮遠侯當真有反心,他們即可北上拖延北境鎮遠軍,亦可南下支援與各州守軍共剿叛軍。
當然——此事最好的結果其實是能兵不血刃的勸服鎮遠侯。
大燕戰火紛飛多年,百姓還沒過幾年安穩日子,一旦起了戰事,無論孰勝孰敗,都是苦啊。
故而皇帝足足思慮了兩日,卻始終沒選出能南下慶州收常山王虎符之人,長安城外要防鎮遠侯,長安城內還有一個東興侯虎視眈眈,所以這會兒禁軍和天子親衛的將領皆不可動。
如此一來,長安既有身份能力又得皇帝信任的人便只有顧永年和葉世言兩人了。
只是葉世言前年生了場大病,早已辭官在家修養,今日早朝後他從侄子葉晉那兒聽到風聲倒是硬撐進宮來請命了,可皇帝瞧著他這兩年越來越白的頭發和愈發消瘦的身子,實在不忍心再讓他受累。
↑返回頂部↑